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罗锦陵:低碳只是传说吗?

2010-05-31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最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领导在“北大”一次主题为“新能源汽车之路”的论坛中“放炮”,称“
    最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领导在“北大”一次主题为“新能源汽车之路”的论坛中“放炮”,称“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必须寻找到新的技术路线才能生产出低碳汽车来”。他还说,“无论是燃料电池的、生物汽油的,还是电动汽车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都还做不到低碳”,并煞有介事地告诫有些企业,“不能以发展低碳的名义做高碳”。
    虽然此番言论看似高屋建瓴、来头很大,但实际内容空洞无物,毫无社会责任感。
    更有一些官员、专家、分析师,动辄以“中国新能源汽车缺乏创新技术”、“企业炒概念”等等似是而非的言论,为当前中国低碳汽车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大泼冷水。
    事实是中国汽车企业及相关电池、电机、电控(以下简称“三电”)企业,特别是大批民营企业抓住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最近几年内敢于投资、勇于创新,创办了大批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并形成一个颇具规模和水平的产业群体。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及领导,应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和引导,譬如尽快颁布相关标准,使企业少走弯路;进行政策调控,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育等等。
    把现在的新能源车说得一无是处,“没有一辆是低碳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碳车呢?什么技术路线才能是低碳的呢?翻遍报告全文,没有任何描述,可能他自己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会用“不能以发展低碳的名义做高碳”来吓唬老百姓。这种学风是要害死人的。
    至于某些所谓的专家,说什么电动汽车用的电70%是煤电,因此也不是低碳的。这简直不是在进行学术讨论,更像是“抬杠”。因为他们把汽车本身的低碳技术与社会大环境(如供电)的状况混为一谈。即便是70%是煤电,那整个电网供电的热效率也能达到65%~70%,甚至更高,比起内燃机的25%热效率要高出数倍。因此就全社会的大循环而言,电动车的节能减排总体效果也远远优于内燃机汽车。
    现在凡是拿中国汽车工业说事的,张嘴就是诸如“没有创新”之类的陈词滥调。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呢?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发布2010年“全球创新企业50强”排行榜,比亚迪进入了前八强。其中全球领先的铁电池技术就是搭载在F3DM双模混动车上,并加装了全球首创的车顶太阳能电池充电系统。
    此外,广东珠三角地区大量“三电”企业产业群,无论是企业的产品、制造工艺、经营管理,或是行销模式,都显示了很强的创新能力。如东莞ATL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系统性能和寿命周期成本具有独特的优势;又如珠海中聚雷天公司的稀土钇铁锂电池,具有耐高温、长寿命、高功率的特点,并拥有15项全球专利。以上两家企业产品均大量行销海外;再如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的电动车辆用高密度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无论是电机本身或是电力电子集成控制器产品均有众多的技术创新点,并已在众多国内品牌新能源车上获得小批量运用。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无论是珠三角,或是长三角,更或是我国其它各地,电动汽车产业都正在崛起之中。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国际汽车零部件集团北京基地已开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