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升级
3月,地处南半球的阿根廷已是盛夏。一辆辆技术先进的中国制造列车,穿梭在阿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核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之间,每天运送乘客约34万人次,代表着中国品牌和中国形象。
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派出的31名技术人员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负责城际动车组技术培训和支持。这是中国城际动车组的首个海外技术输出项目,标志着南车四方股份实现了由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的升级。
2013年,南车四方股份与阿根廷政府签订了两项城际动车组供货合同,用于更换阿首都城铁线上的老旧车辆。合同车辆总计709辆,总金额近1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城际动车组最大的出口订单。截至目前,已经有409辆新型动车组陆续投入运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先后3次出席中国制造城铁动车组的到港交货仪式和新车运行仪式,称“升级铁路系统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新列车)将把我们带进一个新时代。”
目前,南车的技术服务团队已经开始为阿方人员提供动车组技术原理、故障处理和检修维保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同时还在萨缅托线和麦特线车辆段设置技术支持中心,为现场的紧急排障提供技术支持。

南车从争取到阿根廷项目开始,就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凭借在城际动车组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不仅向阿根廷输出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还输出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实现了“产品+技术+服务”全方位“走出去”的升级。
靠实力和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南非总统祖马试乘的机车从远处缓缓驶来,现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这是今年3月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机公司)输出技术实现本地化生产的第一批合同中的第九十五台电力机车下线剪彩时的场景。南车株机公司海外市场营销中心副总监王攀对本报记者表示,南非火车机车更新换代市场需求非常大,并想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
2011年,南非国有运输集团开始公开招标95台机车,已进入创新阶段的中国机车参与竞标。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谈判,南非还是不放心,决定在签订合同之前考察南车。
南非国有运输集团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勒弗带领技术商务团队考察了南车株机公司的车间、试验站、技术中心。行程还未走完,莫勒弗就表示要提前回去,并提出下周就签合同。南非国有运输集团财务总监阿诺吉·辛赫直言“完全低估了中国公司的能力”。
出色的表现使中国合作伙伴在2014年再次获得南非100台电力机车增购合同和359台电力机车的设计、生产、试验和供货合同,3个合同金额达25亿美元。
本土化生产提振当地经济
南车株机公司按照南非标准设计,从本地采购。能分包的项目就分包给南非国有运输集团的兄弟公司,本地工业不能支持的电机、变压器、变流器等核心大部件,则在当地投资建配件生产厂。
为提高阿根廷本土的车辆检修能力,南车四方计划与阿根廷合资设立检修厂,聘用和培训当地员工,帮助当地掌握车辆大修能力,并创造就业机会。
格雷特是南非历史上首位驾驶中国制造电力机车的司机,也是南非国有运输集团火车设计和技术部的质检员。驾龄22年的格雷特开过美国、日本等多国制造的机车。开了中国的新机车后,格雷特很激动:“中国机车操作简单、实用,而且有很多新科技,我非常自豪成为能载入史册的第一人。”阿根廷内政交通部长兰达佐高度评价中国造机车:“列车的技术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很高。”阿方提供的调查显示,阿根廷乘客对中国造新城铁的满意度达到97%。
李东林向记者表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只靠价格优势,技术、质量、品牌已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先进技术的合作,打造更具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中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