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模具产业需推动产业优化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2014-03-07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方能远行。推动产业优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我区经济的主旋律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  过去的一

  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方能远行。推动产业优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了我区经济的主旋律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

  过去的一年里,我区狠抓有效投入,积极引导腾笼换鸟,大力强化机器换人,高度重视空间换地,加快推进电商换市,在做强产业的同时做大企业,谱出了一曲黄城特色的转型升级新乐章。

  工业设计:创新提升产业

  博创设计是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内的一家电动车外型设计企业。去年,该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电动车“雷霆王”的销售数量达50多万辆,创下了不小的奇迹。

  “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将目标客户定位年轻群体,因此这款车型外表极酷,结合了时下最流行的变形金刚等元素,加之车灯融合仿生理念,以猫眼为原型,辅以大胆创新,因此推出市场的时候收到了年轻人极大的欢迎。”谈起“雷霆王”,博创设计合伙人牟国清自豪不已。

  从成立之初至今日,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博创设计摆脱了以仿制为主的设计模式,真正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转型升级是时代的趋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转变理念,提升技能,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牟国清告诉记者,自企业迁入模塑工业设计基地以来,在基地的帮助下,企业发展更是一日千里。

  “基地经常组织考察活动,让我们学习外地企业先进的理念和精湛的技术。屡次的考察,增强了我们成长升级的实力。”牟国清所说的便是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的引智工程。该工程通过组织设计人员到高校进修,到著名设计单位机构进行观摩交流,积极吸引科技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基地创办一批工业设计企业和机构等方式,培育出一支高水平的专业设计人才队伍。

  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无疑是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浙江省2012—2014年重点推进建设的12个特色工业设计基地之一,该基地正朝着中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模塑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的目标迈进。

  据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负责人方崇辉介绍,为吸引龙头企业、留住人才,基地还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办公环境。目前基地整个工业设计产业链比较完善,涵盖了设计单位、快速成型、专利申报、产权保护、商业策划、检验检测、培训教育、逆向工程等。

  2013年,基地启动二期工程,整个项目占地60多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建成后,将可容纳超过20家工业设计企业和10个公共服务台。

  机器换人:从制造迈向创造

  “机器换人,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用更多国际一流装备来武装黄岩产业,打通传统产业升级的快捷通道,增强‘黄岩制造’迈向‘黄岩创造’的底气。”在今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昌道提出要大力强化机器换人。

  企业要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素。而机器换人正是提升生产效率,助力企业迈向转型之路的良好途径。当前,一场机器换人的革命浪潮席卷而来,掀起了我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热潮。

  在黄岩张弓塑料有限公司,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升级后的张弓,注塑机整齐划一,机械手协调一致,流水线默默无闻,地平面光亮如镜,中控供料沙沙悦耳,车间员工寥寥无几。试问省掉人多少?无数!”这首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车间机器换人后的新景象。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原料堆积,模具散放,半成品拥堵和粉尘不断拥挤的老车间。

  考虑老的生产模式的不足,去年,张弓公司多次组织考察学习,进行商讨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最终确定了机器换人的转型升级方向。公司采用了新型全液压式注塑机,用全线的流水线实现整个车间的产品从机台到包装分拣的自动运输流程,又用国际先进的中央供料控制系统实现了原料从供料车间到生产车间的自动化电脑控制……

  机器换人后,对比以前,张弓用电能耗节约了33%,用人工环节节省了80%,生产的次品率降低了80%,车间的无尘率提高了300%。从自动化装备投入使用以来,注塑车间的员工也从原来的68人减少到了现在的16人,而相对的产品成品率反而达到了96%,合格率更是达到了99%,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在张弓实施机器换人的同时,永高股份有限公司、黄岩纪元模具有限公司、台州市金宇机电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纷纷投入机器换人这股转型升级的浪潮之中。

  2013年,我区新备案的包括机器换人在内的技术改造项目105个,计划总投资34.5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占总投资额52%。到2015年,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数将比2012年下降25%,产品优等品率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覆盖面将达到50%以上。

(责任编辑:刘新君 )
下一篇:

小米汽车YU7上市在即,9100T压铸岛实现“72合一“

上一篇: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逐渐得到中国企业认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