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创新是企业转型“模具智造”的核心

2015-04-1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是我国各产业长期存在的顽疾,模具行业也不例外。在发展智能模具时,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应提前做好产业规划、

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是我国各产业长期存在的顽疾,模具行业也不例外。在发展智能模具时,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应提前做好产业规划、制定扶持政策,为企业技术研发保驾护航,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要严格执行,中小企业淘汰出局的命运难以改变,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改善行业生存。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模具进出口总额为62.15亿美元,同比增加24.06%.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为31.87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1.42%,其中进口总额12.18亿美元,同比增长4.87%;出口总额为1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9%.近年来中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年工业总值将近2000亿元,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智能模具不同于以往的模具形式,一般指具有传感、温控功能的冲压模具压铸模具,以及具有温控功能、注塑参数及模内流动状态等智能控制手段制造的注塑模具。与传统模具相比,效率和精准度提升很多。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调研显示,模具企业在竞争力出路结果中排名前三的选择分别是:优化精简制造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创新,从“模具制造”转向“模具智造”;优化供应链管理,统筹全局。

      对于模具制造业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模具工程效率、及时推出高质量产品、在改进销售流程的同时加强协作、可持续地投入创新,这几个方面是其保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罗百辉表示,从目前模具制造产业的上下游行业应用来看,企业的实践印证了数字样机在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制造等传统流程中的强大功能。与此同时,数字样机、3D打印、4D打印、5D打印不断精进的工具理性、技术理念及应用体验也在不断地与行业应用相结合,促进模具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革新。不难看出,“效率”、“创新”、“可持续”等正代表着模具制造业关于未来的思考和革新方向。

      与传统模具相比,智能模具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等明显优势,高、精、尖是智能模具最明显的特征,若能在传统工业中有效使用,智能模具将大大提升现有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工业转型、产业升级工作能够更好开展。

      我国智能模具在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智能模具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薄弱,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对于这一方面的人才储备也是严重不足。

(责任编辑:杨春思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机床工具行业迎来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