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方法及策略研究

2014-11-07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在运行过程、成本投资、水源回收和金属回收等方面,完全比传统离子交换法和气浮法优势很多。微生物处理电

  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在运行过程、成本投资、水源回收和金属回收等方面,完全比传统离子交换法和气浮法优势很多。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相比较传统方法来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微生物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离子交换法中的交换树脂容量受到数量的限制,状态达到饱和之后就没有办法再吸附。

  1·SR复合功能菌处理电镀废水的工作原理

  SR复合功能菌工艺历程,主要是在培菌池内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繁殖,每一个层次都承担着不同样的微生物功能和特点,每个层次之间形成物理、化学和遗传基因之间的相互协作,这种协作方式对于Cr6+等金属物质的耐性和抗性净化作用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SR复合功能菌的菌胶团在形成微生物的空间结构方面和物理位置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生物膜表面和菌胶团经常带有负电荷,负电荷对于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与此同时,菌胶团还可以包裹金属离子,所以说菌胶团还具有非常好的沉降作用,因此而提升了中重金属废水的净化效率和作用效果。复合微生物还可以通过遗传物质的转移完成整个微生物群落处理金属废水的作用力。因为复合微生物群落是利用质粒上的相关基因群的快速移动完成对废水微生物群落基因的处理和变形,最终实现净化金属的目的。

  2·具体的工作流程

  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的技术工艺主要是按照SR复合功能菌去除重金属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的化学、物理反应,实现对废水的处理。培菌池和反应池的容积大小都是根据废水量的大小和金属离子质量的高低决定的,下图就是SR复合功能菌技术工艺流程图:

  2.1核心构成部分

  SR复合功能菌技术工艺流程非常简单,主要构成部分有培菌池、废水池、过滤器和反应器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5701工厂中的几个构建数据显示:伴随着废水数量的增大和金属离子的质量变大,培菌池的适应量也会增大很多,但是并不是完全的按照比例进行的。从废水处理的效果上来看,处理之后的废水标准值都高过国家标准,并且很好的实现了现水回收利用。废水中污泥含量明显减少,在污泥中实现了金属回收,没有出现二次污染。

  2.2运行的效果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5701工厂、民航成都飞机维修公司、宝光电工集团等几个工厂的实际应用,从实际数据结果中分析出来,SR复合功能菌对废水组分、pH值的变化和金属离子浓度的适应性都非常强,并且处理处理之后的废水中会分离出来Cr3+、Cr6+、Sn4+、Cd2+、Sn2+、Zn2+、As5+、Pb2+、Ni2+、W5+、Cu2+、W6+、As3+,这些离子的标准值和国家颁布的《污水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指标完全相符合。

  2.3电镀废水中的金属回收

  2.3.1污泥中金属的回收。在回收污泥金属物的时候,我们利用的是化学法对其进行回收操作,在此我们以锦江电厂电镀废水微生物处理工程为分析对象,锦江电厂使用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工艺技术5个月之后,收集之后的总湿污泥数量,经过烘干操作之后,一共得到干污泥2.60kg,然后利用2mol的脱酸对污泥中的金属进行回收操作,其中铜、锌、镍的回收率都在965之上。经过化学方法提取之后,污泥中的铜、锌、镍的残存量都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泥标准数值。

  2.3.2污泥中金属的提取。这个部分是利用本文提到的微生物提取法,使用硫细菌等生物细菌对民航成都飞机维修公司中的电镀废水进行微生物工艺技术处理,主要是对污泥中的铬进行有效提取,最终得到的提取概率为89%。

  3·SR复合功能菌的安全作用

  本文利用SR复合功能菌技术,一共对两种植物和六种动物进行了不同类别的实验,主要是针对SR复合功能菌感染性、毒性、敏感性和新陈代谢产物的毒性,SR复合功能菌在体内的转化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实验研究了SR复合功能菌在不同环境下的杀灭法和存亡法。并且跟踪研究净化过程中水排放对于动植物的影响力,而且还观察了人体对于SR复合功能菌的反应情况。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SR复合功能菌无毒、不敏感和无法造成疾病,对动植物的遗传基因没有任何的影响;并且SR复合功能菌工程排放出来的水对动植物的生长没有不利影响,所以说工业中使用SR复合功能菌工艺技术管理非常方便,而且保证了SR复合功能菌在废水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结语

  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和讨论,本章节研究的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具有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和化学沉淀法于一身的优势,尤其是在在生物“繁殖”这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我们从实际效果中发现: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的运行过程、处理效果和安全性能都非常高效,并且每一项数据指标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数值。

  参考文献

  [1]李福德.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方法[J].电镀与精饰.2012,(12):99-101.

  [2]李福德,李昕,吴乾菁,赵晓红,吴全珍,刘大江.微生物法治理电镀废水新技术[J].给水排水.2011,(6):120-122.

  [3]叶恒朋,陆少鸣,汪晓军.微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技术概况与展望[J].环境技术.2010,(5):88-90.

(责任编辑:向玲玲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制造生产链的数字化模拟非常复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