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铸钢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原因

2014-01-0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在铸钢生产过程中,缩孔缩松缺陷不但影响铸件质量,严重时还可以直接导致铸件报废。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工艺原

  在铸钢生产过程中,缩孔缩松缺陷不但影响铸件质量,严重时还可以直接导致铸件报废。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工艺原因

  铸钢支撑辊工艺设计时,通过改变模具厚度、覆砂层厚度等工艺措施,在下辊颈、辊身、上辊颈、冒口部位依次实现顺序凝固。但采用底注式浇注,冒口部位钢液温度低,而支撑辊辊身直径较大,冒口体积较大,受凝固条件影响,在上辊颈接近冒口位置形成热节,未能实现顺序凝固,易在上辊颈部位形成缩孔及缩松。

  2、冒口原因

  冒口保温措施不当,会使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缩短,冒口对辊颈处丧失补缩能力,而辊颈部位仍未凝固,在凝固后期由于补缩钢液量不足而形成缩孔及缩松缺陷。

  3、浇注原因

  钢液浇注温度较高,会导致铸件液态收缩量增大,使得液态补缩不足,形成孤立液相区,产生缩孔缩松。浇注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液面上的保温覆盖剂厚度不够或覆盖不均匀,造成保温冒口补缩效率降低,也会导致产生缩孔缩松缺陷。

  为了防止铸钢过程中产生的该缺陷,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提高冒口补缩效率;二是在支承辊内部形成顺序凝固所需的温度梯度,使最后凝固区域上移到冒口部位。具体是:

  1、钢液冶炼及浇注

  在钢液冶炼时采用VD+LF精炼,浇注前则增加钢液镇静时间并采用包底吹氩的措施,使钢液中气体及夹杂物等上浮析出,提高钢水纯净度。依照浇注温度下限浇注,保证液态收缩补缩量。

  2、提高冒口补缩能力

  在冒口四周布置保温砖,制成保温冒口套,防止冒口胀型,浇注后在冒口液面上布置足量厚度的保温覆盖剂,并保证覆盖均匀,减小冒口中钢液冷却速度,提高冒口补缩效率。

  3、通过补浇高温钢水实现顺序凝固

  根据轧辊尺寸,在轧辊浇注后适当时机,补浇高温钢水,提高冒口部位钢液温度,实现顺序凝固,使最后凝固区域上移到冒口部位,避免在上辊颈部位产生缩孔缩松缺陷。

(责任编辑:曹丽红 )
下一篇:

长华集团:获2.8亿元国内车企关键金属结构件定点

上一篇:

压铸模具的设计在现代化制造行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