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提高用户附加值是升级我国机床核心竞争力关键

2013-09-0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中国压铸网/讯)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产销需求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认为,中国机床


    (中国压铸网/讯)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产销需求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认为,中国机床要升级必须走差异化道路,通过智能创新提高用户的附加值。在中国机床整个市场消费额中,60%靠进口,合资,40%来自国产。而这40%的国产机床的竞争主要是中低端产品,进口的大多数是高端产品。中国机床尽管这十几年进步巨大,但桎梏性问题依然束缚着前进的步伐,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产能明显不足。

  从供应端看,很多机床制造企业在遇到市场压力下,首先想到的是降价,并向供应链转压,而不是去想办法提高附加值。过分追求降低成本,造成配套品质下降,恶性价格竞争,企业效益不好,赢利有限,使企业减弱再发展能力。

  再从用户端看,由于用户在使用上过于追求简单、方便、省事,直接导致机床过于标准化,工艺适应性不好。如果不能利用机床制造过程中的二次开发,创新,不能很好地整合上下游工艺路线,中国机床制造的水平将很难达到国际一流。

  机床产业要转型升级,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性,那就是要在营造企业各种多维化管理体系(法律、制度、政策和措施)前提下,加强智能化制造,并建立与之协同并具有高独立的质量监控体系。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的通知》,要求继续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2013年中国专项支持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数字化车间,旨在推进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产品在机械制造、纺织、印刷、生物制药、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和系统集成,提升制造 智能化水平。

  机床制造要智能化,首先需要机床开发者的思维智能化,而智能化就必然要求与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要有很好的开放性,这是智能化制造的一个关键前提。

  而中国很多主机厂由于长期以来使用不开放的数控系统,尽管看似使用方便,接线简单,但最后机床没有形成二次开发能力,久而久之搞机床研发的人也就失去了二次开发的意识。

 

 

(责任编辑:陈家明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国内模具行业的未来发展逐步趋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