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近来国际大环境下市场需求萎缩的尴尬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压铸产品出口增速下滑,并且使得目前我国压铸产业的发展在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的情况下加大了发展风险。
我国压铸产业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机械工业发达地区,形成了压铸产业集聚区,就以“珠三角”和“长三角”来说,两个地区的压铸件产量之和已占全国压铸件产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我国的铸造产发展形势虽然低迷,但是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却如火如荼,这就为铸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市场需求,铸造企业应大力铸造铸造相关重点领域行业的市场拓展,寻求更大的目标市场和发展空间。
在十二五规划的引领下,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工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压铸业来说也是如此,并且形势更为紧急。目前我国诸多压铸业企中的高端设备与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因此生产成本高,不稳定因素大。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我国压铸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同时,应该做好两条路的准备,即中国压铸企业在学习改进中先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然后走回来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实现本土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经过这一过程中,我国压铸企业不断优化升级,建立国际化品牌,培养国际认同的一流品牌,自然而然地,市场也就不在话下。
在压铸产业集群内,压铸企业之间形成网络,不断创新,采用新型压铸机、真空压铸技术、镁合金压铸等新技术、新设备;而且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产业互动,原材料、压铸机、模具及溶剂的供应商、代理商和压铸件生产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虽然出发点是经济的,但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难题,研制新产品,创建“区域品牌”,使所有参与者获利。
我国铸造产业发展要迅速的实现转型,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全力贯彻执行《铸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第二,在实施行业准入中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到2015年,使铸造企业从目前的3万家减少到2万家,到2020年再减少1万家,最终把企业数量控制在1万家以内;第三,不断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创新驱动来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第四,引导企业不断运用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落后的工艺条件、装备、设施进行改造,并将其同产品升级、流程再造、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第五,着力实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促进铸造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