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仑模具工业以年近2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9月底,北仑已拥有各类家模具生产企业1372家,2006年商品模具产值达到25亿元,带动实现工业产值2500亿元,直接带动了汽车、摩托车、信息电子、家电、塑机、建材等数十个行业的繁荣。
1、对工业的支撑作用
模具作为核心行业,有力地支撑着并带动着北仑区的支柱产业,塑料工业85%、小五金80%、电器90%的零部件需要模具加工,服装8%、汽配60%、小家电和文具95%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模具来生产。罗百辉认为,模具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上游产品注塑机、压铸机的发展,促进了下游产品如塑料制品、汽配件、电器、五金、家电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模具产业加速了这些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不断促进相关行业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带来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带动了北仑装备工业的发展
北仑模具业的壮大带动了模具生产提供各种加工装备的相关企业的发展,北仑模具装备由早期的完全进口转变为进口与“北仑产”共存的局面。
宁波海天集团是生产注塑机的大型企业,下属的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从2000年起研发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2002年8月成立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龙门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车床和卧式加工中心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2006年产量超过300台,产值2个亿。宁波康鑫机械有限公司顺应北仑大型模具生产的需要,2003年研发合模机,现已能生产100~400吨的各种合模机。
2)带动了北仑汽配业的发展
北仑模具主要以压铸模为主,从事压铸模具生产的企业数量约占全部模具企业数量的75~80%,北仑被中国模具协会命名为“中国压铸模具基地”。以压铸模具、塑料模为主的北仑模具业在汽车配件方面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据调查,目前北仑区上规模的汽配企业有20余家,年产值已超过10个亿,居宁波市第一位。在动力装置、底盘、车身、电器仪表四个大类中,北仑生产能力居宁波市前三位,规模优势明显,其中敏实集团、拓普集团、久腾车灯、宏协机械、雪龙集团、德业威龙、碧胜车材等几家企业已在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
我国的第一家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集团主要的生产基地在北仑。国内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家与北仑的模具企业也有良好的合作,如上海大众、通用、长春一汽、东风二汽很多产品的零配件,都是北仑模具企业生产的。宁波市北仑辉旺铸模实业有限公司原来专注生产汽车模具系列,现在已经成为重庆建设、隆鑫、宗申、洛阳北方易初等国内外数十家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模具和零配件配套厂家。宁波市北仑模具压铸有限公司生产各类摩托车发动机的铝压铸配件,发动机系列达20个,品种150多个。
3)带动了北仑文具业的发展
文具业跟模具业具有天然的联系,文具业需要模具业支撑。宁波是中国的文具之乡,北仑是宁波文具比较集中的区域,与模具业一样,文具业也是北仑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北仑小港集中了贝发集团、成路集团和美博等大型文具企业。一款笔平均需要5~9副塑料模具,贝发被国家授予“贝发中国制笔城”称号,其设计生产的精密制笔模具居国内领先水平,贝发已成为国内制笔行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在这些大型文具企业的周围,形成了很多配套型的文具企业,这些企业大都生产某一个零配件,从而使北仑文具的配套体系非常完备。
4)带动了北仑家电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决定了它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国内外比较有名气的家电企业,其自身就有很强的模具开发能力。罗百辉认为,北仑模具对家电业带动明显,尤其在小家电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饮水机、豆浆机、吹风机、榨汁机等等,大多数小家电配件生产基本可以靠自身的模具制造能力得以解决。如成誉电器成功开发生产出适合欧美市场生活用压铸不粘锅系列和电器产品10余款40多个品种;德业的除湿机、移动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产品。
2、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模具产业发展带动了宁波市、北仑教育科研的发展。据罗百辉了解,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技师学院、宁波第二技工学校、宁海二职高等到均开设模具专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均纷纷设置模具方向。江西科学院在北仑设立了模具热处理研究分院,由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设备建立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海天实训中心,双方推出了“模具CAD/CAM”项目化教学,根据产品开发的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以企业为主实施教学,使学生具备承担该项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宁波康鑫机械有限公司将模具设计制造搬到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训练中心,使学生直接参与实际模具零件的设计制造过程。
3、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由于模具产业基本上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解决社会就业作用明显,除了其直接带动了2万就业人数外,模具行业间接带动的其他相关行业的就业更是不可估量。同时,北仑模具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模具生产企业集中的青林、东岙、横山、青山、青水、杜家等村,民营经济相当发达,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发家致富,村级经济也得到成倍的增长,其中青林村还被评为“市级文明示范村”。近几年来,大碶街道模具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10多家模具企业建立了企业慈善冠名基金,认捐金额近1000万元,2006年大碶街道遭受台风袭击后,大碶模具企业又捐款60多万元。模具行业相对于造纸、炼钢、纺织等行业,模具行业属于清洁产业。2005年,大碶街道10家模具企业出资38万元,建立了大碶街道模具企业环保治理基金,响应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国策。
1)对人才和技术的带动
模具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加工过程复杂的产品,对技术工人有非常高的要求。加工一副好的模具,不但要求工人有好的智力、体力,更要有耐力和经验。据罗百辉了解,在40多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模具在北仑的成长壮大,大批受过实践磨练的高技术工人队伍也得到不断的培养。这些模具工人不仅是模具行业的主力军,还成为相关制造行业的技术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北仑从事模具生产、管理和销售的专业技术人员有2500余人,在汽车、电子、机械加工、钢铁等产业里,在云集北仑的诸多外资企业里,无不闪动着北仑模具人活跃的身影。
2)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
在北仑模具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有3万多农民离开了土地,走进了工厂车间;目前有2万余人继续活跃在模具生产和相关的领域。可以这样说:没有北仑模具业的日益发展,就没有大批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不会有区域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不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3)对企业家队伍成长的带动
伴随着模具和模具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不断壮大,北仑的企业家队伍也在得到成长。与模具的发展相对应,这些由模具产业发展所带动起来的企业家队伍,既包括了目前一些模具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也包括了那些原来从事模具生产,后来随着模具所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而衍生出来的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仑2800多企业家队伍中,专业从事模具生产、直接或间接与模具产生过联系的就占60%左右。有人说“没有北仑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发展和壮大,就不会有北仑模具业辉煌的今天”,也可以说,正是由于北仑模具产业的蓬勃发展,才不断催生北仑企业家队伍的成长。
4)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
模具作为北仑区的特色产业,在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北仑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仑目前下辖8个乡镇街道共215个村,现有户籍人口3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万人。截止2006年上半年底,全区被征地农民已达到12.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0%以上,这部分人员基本上已脱离了农业生产,主要从事了二、三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区24万农村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段的15万左右,在全区实现充分就业和不充分就业的131540农村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只有30683人,占23%;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有36507人,占28%;在第三产业就业有64350人,占49%。北仑模具企业中仅个体企业就达到898家,保守估计,其吸纳农村劳动力达8000人,占第二产业的20%。以大碶街道为例,从事模具行业的人数达12000人,青林、东岙、横山、青山、青水、杜家等模具专业村的出现,真正实现了富民、养民,为新农村的建设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