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骏业鸿图 啸跃压铸

2011-01-1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访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剑佳   邹剑佳简介:   邹剑佳,男,1958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广

——访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剑佳

  邹剑佳简介:

  邹剑佳,男,1958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

  1978—1982年,在武汉钢铁学院学习;

  1982—1988年,在广东华达机器厂任副厂长;

  1988—2000年,在广东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2001年至今,在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总经理。

  还担任——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压铸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铸造协会理事;

  肇庆市汽车配件协会会长。

 

  “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策的实施,极大地释放出蕴藏于中华大地上的巨大社会生产潜能,其壮观气势似黄河壶口瀑布之水,惊天动地!中国人搞经济、图发展,真可谓——万众踊跃参与,百业雀跃待兴。其中,伴随着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百余年的中国压铸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般发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占全国压铸件产量一半以上的压铸企业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主要机械工业发达地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压铸件产业集聚区。在这些压铸业集群内,压铸企业之间业已形成网络,持续图强,如纷纷采用新型高性能压铸机、应用真空压铸技术、镁合金压铸新技术及相关配套设备等;同时,在企业上下游之间形成产业互动局面,使原材料压铸机、模具及溶剂等的供应商、代理商和压铸件生产者,共同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实施着有效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研制新产品,创建“区域品牌”,结果使所有合作者获利共赢。近20年来,共赢发展使中国压铸件产量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中国已成为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压铸件生产国,这是中国铸造界的成就和荣耀,同时彰显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唯有顺应民意和历史进程规律的深刻哲理。

  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国铸造活动周”上,由“国家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铸造杂志社”共同发起和组织的“2006年中国压铸件生产企业排行榜”评选结果揭晓,其中,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并位居前列。为向全行业推介这些优秀的压铸件生产企业令人羡慕的业绩,弘扬先进的铸造生产技术及科学经营理念,特别是挖掘企业蕴含着的深厚人文财富,奉献予《铸造》读者共享,共同来推动中国铸造业由铸造大国快速迈向铸造强国的行列,2008年新年伊始——元月6日,本刊记者前往广东高要,参观了压铸业内颇具代表性的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列席了公司举办的“发展规划论证会”并与公司总经理邹剑佳先生进行了约三个小时的访谈。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鸿图”)位于广东省高要市、拥有员工1 840余人、总资产5.5亿元人民币、生产占地137 000平方米(其中新厂区77 000平方米)、年产铝合金压铸件20 000多吨。广东鸿图主要由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要鸿图”)、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高要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参股,在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产业基础上,于2000年12月成立的以生产轻合金压铸件为主业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于2006年12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高要鸿图搞压铸基本从零起步,即在原先高要一个小型机电厂的底子上,邹剑佳等人通过到香港学习压铸件生产技艺、并经历一段与港方短暂的合作后,凭着一股子高昂的创业激情和勇气,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创建了高要鸿图。他们开始生产机电和灯具类等压铸件;90年代初转入生产摩托车用压铸件;90年代中期涉足自动扶梯梯级压铸件生产;90年代末进入汽车、通讯类压铸件产品领域;进入21世纪,十余年的功夫,便快速发展成了如今广东鸿图的主要生产汽车、通讯和机电类精密压铸件产品的局面。

  眼下,广东鸿图拥有中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生产的压铸机43台,锁模力从250t到3 000t不等;有立式及卧式数控加工中心133台套;其他如用于抛丸处理、真空浸渍、铆接、试漏等的生产配套设备,用于产品质量保障的如用于进行检验检测的X光探伤仪、三坐标测量仪、光谱仪、金相检测及拉力试验等理化检测设备。为确保产品质量,除了配备各种先进的理化检测设备外,还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实施ISO9001和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生产的产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15114-1994《铝合金压铸件》要求,主要技术性能优于国家标准。部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取代进口件,并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

  历经十余年的打拼,尽管现在的广东鸿图还算不上是中国压铸界最顶尖的企业,可是,因企业始终坚守的“务实”发展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所赢得的持续发展局面与强劲势头,作为一种人文财富,足以令人为之称道:骏业鸿图,啸跃压铸!这是专访当天记者在广东鸿图举行的“发展规划论证会”上,旁听了与会专家的中肯发言后所获得的第一感受。

  当代中国,人们引用最多的一句话是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竞争氛围下,不进则退。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乃至个人都要求不断发展,不发展便难于立足于世,甚至被淘汰。可怎样发展,又的确很有讲究,广东鸿图选择的是“务实”发展。如众所知,压铸机压铸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装备,压铸机与压铸工艺的互存、互动关系极其突出,压铸工艺的改进或采用新的技术,都要有与之相应的压铸机作为技术支撑。所以,在压铸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压铸机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积极、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上,压铸机品种琳琅满目,而各种高档、先进的压铸机更是应有尽有,只要能买得起就可拥有。有道是,花钱先要摸摸自己的腰包,即便贷款也得掂量一番偿还能力。广东鸿图尚处于事业“爬坡”的“攻坚”阶段,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刀刃上,所要遵循的是“用最少的钱去办尽可能大的事”。于是,他们没有一个劲儿地往高档压铸机上盯,而是根据本企业合同订单产品的类型和工艺需要来选择最实用的压铸机,所追求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合格、满足用户要求。正如邹剑佳总经理所说(更是这样做的)——“用合适的压铸机生产适合的压铸件。”事实表明,这种“务实”选择乃明智之举。

  “务实”还体现在广东鸿图人勇于正视自己的短处,真诚汲取别人建议,有“自知之明”的气魄上。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是有信心、有底气的“务实”表现。辩证法和事实无不多次告诫人们,这个世界上,完美无缺的事物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除非是神仙。所以对自己切勿骄矜,对他人宽容为怀。然而从古到今,能有多少人真诚愿意倾听别人的批评,更不要说自己自曝缺陷了。能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不太难,要真正做起来,特别是从自己做起,便不那么容易了。类似“当事者迷”、“刚愎自用”、“死要面子”、“恼羞成怒”等人性致命弱点实在是害人不浅,以至于某些“大人物”也深陷其中而难于自拔。可令记者尤其钦佩的是,广东鸿图人确有“自知之明”,并且做得教人翘姆指。在上述的“发展规划论证会”上,邹剑佳总经理在其所作的“竞争力分析主题报告”中,大约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列举了广东鸿图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同步开发能力差、模拟技术落后、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少、未形成自主技术系列、模具技术及开发应用水平低、后加工工艺落后及自动化水平低等)和差距(如设备的性能、稳定性与自动化程度等)。尽管邹剑佳总经理自曝那么多问题和差距,可“瑕不掩玉”,广东鸿图仍不失为中国压铸界的一面旗帜。

  “瑕不掩玉”这个成语内涵深刻:“玉石”即使有点瑕疵,但毕竟还是贵重的“玉”,其价值是最好的普通石头根本无法相比的。明白了这个道理,难道还有谁甘愿充当寓言中的家禽,去笑话凤凰有时飞得比鸡低吗?!在东道主真心如玉般的宝贵纳谏精神的感动下,与会专家个个畅所欲言,在实事求是评价广东鸿图业绩的基础上,毫无保留地解剖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献计献策。

  凭着上述这种“务实”发展的可贵精神,人们有理由相信——广东鸿图的前程辉煌无限!

  记者:请结合您的经历和切身体会,并围绕压铸,谈谈鸿图公司的发展,压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理念等问题。

  邹剑佳总经理:1982年,我从武汉钢铁学院大学毕业,回到广东老家高要,进了一家机电厂工作,不久当上了副厂长。当时,广东兴起搞铝型材热潮,机电厂也引进了铝型材机械,我从那时开始接触金属铝。后来,机电厂与一家香港的企业,即香港鸿图联手,并于1987年组建高要鸿图,与其开始了合资生产与经营。由于业务工作需要,我和几个人有机会到香港参观了这家有名气的铝合金压铸厂。当时那里有9台压铸机,主要是生产一些机械类的基础零部件。香港鸿图是比较早地从事压铸件生产的企业。通过参观香港鸿图,才使我对压铸行业有了些最基本的认识。当时,我国华南地区还很少有企业搞压铸件生产,中国大陆的压铸件生产一个时期以来主要集中在航天及兵器工业领域。

  开始起步,我感到搞压铸真是不那么简单,1988年到1991年,我们公司连续遭遇三年的亏损,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中国的压铸业还是有市场、有发展前途的。当时,中国大陆市场上本土的压铸件不多,主要是国外的进口件。经历了一番拚搏,特别是进行了深度经营改革,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结果鸿图公司得到了可喜的发展。后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发展得很快,香港鸿图的工厂搬到大陆,与我们的合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1991年,高要鸿图开始独立经营,并积极拓展生产摩托车用压铸件。当时,在中国,生产摩托车零部件的企业并不多,即使在中国知名的摩托车产地重庆也不算多,也仅有如“红山”、“兴光”等几个屈指可数的企业,中国摩托车市场上还是需要从台湾进口大量的摩托车压铸件。那时,我们公司从台湾订制了6套模具回来生产压铸摩托车零部件;可到了1996年,摩托车行业发展进入低潮,鸿图公司便转而介入自动扶梯梯级行业和通讯行业;后来看到中国汽车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汽车生产对压铸件的强势需求,我们进入了汽车压铸件生产的行列。从1988年到现在,我在压铸这个行业干了整整20个年头,经历了从刚开始时的完全不懂压铸到认识压铸这个行业、参与这个行业并有了些作为。经过与鸿图员工的共同努力,使鸿图公司发展到今天,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压铸件生产企业,如此令人鼓舞和振奋!可以说,这是我平生感到最为得意与慰籍的一件大事。很多人问我会不会走到其他行业,怎么可能呢,我当然是不会喽!

  20年的实践所形成的对压铸行业的认识,能够聊以自慰的是,我们所掌握的压铸基本理念可以说是经得起考验的。压铸是铸造的一个分支,铸造,乃是金属的一种最基础的、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成形技术,历史和现实都在表明:只要有机械制造业的存在,就必然会有对铸件的需求。

  在设法提高铝合金压铸件生产技术的水平方面,我们公司比起国内某些同行先走了一步,如为了不让熔铝时间延误压铸生产,保证每天24小时的恒稳生产,我们引进了连续熔铝炉投入生产。又如,当时大部分厂家使用石墨油作为脱模剂,我们采用了水溶性的脱模剂,水溶性脱模剂对模具的功能改善很显著,不但可以清理模具表面,还可以通过控制喷涂脱模剂的用量来调节模具的热平衡。

  1992年,我有机会到日本去接受压铸技术的培训。鸿图公司对于培养人才看得很重,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舍得投入。从1993年开始,5年当中,鸿图公司先后派了7人次到日本去学习压铸技术。通过学习别人的长处,加上学了就用,结果对鸿图公司的新技术开发,产品质量改良,生产方式整顿和生产作业布局等方面都发挥了变革性的积极作用。这些受培训的人回来后都成了鸿图公司的技术骨干或业务主管。1994年,我们开始出口压铸件,1996年,公司的数控加工也开始做了起来,逐渐使压铸件成形、后续加工及装配等系列工序日益完善起来。

  我体会到,在中国,要想在压铸行业的竞争中获胜,只能靠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行。因为在中国,压铸业要全部地依靠自身独创的技术来领先于市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目前,中国与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压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只能以长补短,即仰仗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那么,什么是综合竞争力呢,首先,机台配置要合适、合理,即大、中、小型设备都要有,压铸、加工、装配等压铸所需要的东西都要配全,这是对硬件的最起码要求;其次,必须有好的生产工艺路线和好的生产体系,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有了好的生产体系,员工才能严格地按照工艺路线生产出好的产品。再有,就是精干技术队伍的培养,团队基本组织要完善。唯有完善的团队组织才能适应生产体系的要求、把握好装备并按照好的工艺路线生产出好的压铸件产品,并不断提高压铸件产品的质量。

  “赏罚必须分明”,这是从古至今为社会所公认的一条管理上的“金科玉律”,谁对此运用得好,谁就会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的组织合力。但是光说得好并不管用,更重要的是要动真格的。鸿图公司管理高层深刻认识到分配制度是个最强有力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杠杆,所以,公司在工资分配及奖罚规章制度的制定上的确下了很多功夫,并在运用中不断加以完善,尤其体现在“严格”两个字上。而其中一项要旨,就是分配向贡献大的技术人才和经营骨干队伍倾斜。

  记者:请简单谈谈您对中国压铸市场发展的见解。

  邹剑佳总经理:应该看到,中国的压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目前来讲,可用资源还是比较充足的。最近国内铝锭价格下跌,比国外的便宜。在中国大陆,重工业的劳动成本比国外的低得多,因为劳动力价格比国外的便宜不少,一段时期来看,尚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鸿图公司根据市场的变化,压铸件产品经历了从摩托车零部件、扶梯配件、通讯器材、直到汽车零部件的不断调整。从压铸业的发展前景看,我认为,主要是向压铸件用量集中的行业靠拢,朝着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的行业方向发展,压铸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的趋势,适时、适当地调整产品的比例。

  记者:目前,鸿图在压铸业同行中走在了前头,压铸件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主要依靠什么?

  邹剑佳总经理:我认为,企业首先是要有好的产品质量体系来保障和支撑,只有这样,客户才会接受你。这是压铸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在鸿图公司的客户中,基本上都是国际、国内的大公司,包括“广本”、“日产”、“通用”、“康明斯”、“华为”、“奇瑞”等,这些大公司都有严格的产品质量保障等审核体系,如“法雷奥”,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通过他们的审核体系。因此,做好相关质量体系,是符合国际惯例、特别是国外知名厂家要求的一个关键所在。其次是狠抓成本见实效,一定要处处从实现低消耗做起,必须消灭浪费的任何死角。比如,铝料损耗,我们将它细分到每个零件上,再根据工艺的先进和成熟程度,来适当调整消耗定额;成本核算必须要做细,如动力能源损耗,铝料损耗,低值易耗品损耗等等,我们是把损耗又细分到每个工作岗位上,并与个人报酬挂钩,实行严明的奖惩措施。再有,就是尽可能地运用新的工艺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产品合格率高了,竞争力及其效果保持就会更加显著。

  更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产品都是由现场操作工人做出来的,所以,如何保证现场操作工人的工作水平适应生产要求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鸿图公司每年都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员工进入鸿图公司,公司会立刻安排他们进行岗前各种必要的培训,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后才有资格上岗。公司每年还派人到国外进行各种培训。再加上奖罚制度的有效导向,使员工个人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摸索提高技术水平的路子,从而通过工作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

  技术是保障产品质量的依托,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积极运用新技术在产品生产上,对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怎样能获得新技术呢,我认为,要多参加世界知名的学术研讨会,多进行交流,就一定会有收获。如,真空压铸技术,我们是通过购买某真空压铸设备厂家的设备同时来获取他们的技术的;再如通过购买先进的进口模具,再经本公司相关开发人员结合自家实际进行研究、吸收和运用。

  产品质量的保障是靠严格“管”出来的。对此,我们非常认同“通用”公司分层审核的管理方法。做法是,项目经理给出一个工艺路线,然后指导工人该如何去做,在实施中,有专人负责对工人的操作进行定期巡检;另外,还有专人去督查,看有没有人去巡检了。如此严格地按照要求进行检查,使每个人都有了压力,产生了责任感。对此,公司还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标准并严格实行。

  鸿图公司的产品能与世界最大的主机厂进行合作,生产出用户要求较高的产品,这本身就表明鸿图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业已达到了一定的国际水准。当今世界最新、最先进的压铸设备和生产技术我们基本都拥有,能与世界先进压铸件生产企业同步发展,国内外客户能认可我们的产品便是对我们的最高评价。

  产品出口国外,运输、包装都需要费用,所以一定要做得比国外便宜。要依靠人力成本低来降低价格,还要使工艺方法本土化。压铸机从欧洲等国家进口,机器一样,配置一样,铝锭一样,模具一样,因此,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努力来提高效率、做低价格。除人力成本低外,还要把不影响工艺性能的技术装备本土化。再有,就是用合适的机器做合适的产品。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不必要一定都使用进口的压铸机

  诚信经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个命根子。鸿图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对于企业各方面的要求都更高了。我们要对投资者负责并使投资有回报。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经营。

  虽然我们取得了压铸生产的不断进展,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我们与国际压铸业的先进技术与经营水平仍然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装备水平上的差距、生产自动化程度的差距、压铸新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及水平的差距和压铸模具开发制造及应用水平的差距等等。这些差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可无论怎么说,有差距,就要正视,讳疾忌医、护短的做法是极其可笑的,设法不断有效地缩小这些差距,才是明智之举。鸿图公司在这两天召开的“发展规划论证会”上,与会各位专家为我们公司认真地“诊脉”,不仅畅所欲言地指出鸿图公司的种种问题,还为我们出谋划策,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使我们获益匪浅。

  记者:有人说,压铸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模具,您对此有何看法。

  邹剑佳总经理:我认为,模具与技术分不开,模具对产品确实影响很大,但是技术更重要,因为模具是依靠技术开发出来的,技术决定了模具的水平。

  记者:“构建和谐社会”和“节能降耗”对于国人、尤其企业是当前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您认为压铸企业应该怎么做。

  邹剑佳总经理:对企业而言,“和谐”可以产生巨大的团队凝聚力,而凝聚力大小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管理层作为股东和员工的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和谐”绝不是空谈可以兑现的,对于所有员工,我们敢说——绝无亏待。鸿图员工的工资待遇,就本地区的收入水平来讲,是较高的。人们乐意加入鸿图公司,本身就是对公司的一种认可。鸿图公司特别注重对员工的各种安全教育,力求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产安全、珍惜员工生命是对员工的最大人文关怀。在鸿图公司,可以说,大的安全事故从未发生过,可小事故每年仍有几起。显然,安全这种关系人身安危的大事,务必要常抓不懈。对于有学历,希望公司给予重用的员工,公司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为他们提供培训、提高的机会。由于国外的订单多,利用这种机会,公司积极选送员工参加英语培训。我们还经常选派员工到国外参展。凡员工能直接用英语与客户交流者,公司还给每月奖励一千元工资的鼓励。对基层员工,我们在生活、工作条件及工资待遇等方面都给予足够的关怀。

  压铸生产企业虽然不是高耗能的企业,但也是重点要节能降耗的行业之一,压铸企业的“节能降耗”主要有三个做法,第一个是提高生产效率,对此,我们已经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方法;第二个是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只有提高产品质量的合格率,才能节能降耗;第三个是应用新的节能降耗技术和工艺,淘汰旧的工艺。节能降耗不但是目前国家重点控制的工作,也是我们压铸行业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官宣!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绿色矿业博览会招商工作全球启动

上一篇:

才智横溢 所向披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