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压铸模具浇口设计(经典)

2010-02-0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压铸模具浇口设计,它包括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但由于铸铸件形状的复杂多变,涉及的因素很多,很
    压铸模具浇口设计,它包括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但由于铸铸件形状的复杂多变,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完全满足要求的,适合任何条件的原则。内浇口的设计,其设计人员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压铸模具看似简单,而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令很多人常常为一个小小问题而伤脑筋的原因之一,下面就浇口设计提几点见意,供大家参考。 
一:内浇口位置 
1:溶烫的充填应从厚到薄 
 2:内浇口设置应使溶烫先远后近 
 3:内浇口的设置应你溶烫进入型腔后保证排渣,排汽畅通 
 4:内浇口不宜正对型芯 
 5:如有肋,应与溶烫进入型腔后流向一致 
 6:保证充填距离最短 
 7:如果须要设置多个浇口时,要保证进入型腔的溶烫不产生涡流 
 8:内浇口的形状一定要考虑产品的形状,保证充填的一致性 
 9:内浇口的设置要去除容易 
二:内浇口厚度 
   内浇口厚度是与产品的壁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是与壁厚成正比,告诉大家一经验公式供参考,t=T/3±0.5,t为浇口的厚度,T为产品的壁厚,这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哦,它还要兼固须要通过浇口的溶烫的体积,分析着用啊, 
三:内浇道的形状 
    内浇道的形状,一些权威资料上有介绍,但不是那里都适用,不管是扇形,漏斗形,锥形,但有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保证溶烫经过流道不能产生涡流。几种形状可以单用,可以混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模具设计顶出机构设计部分之顶针设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