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点“O” 看—— 工 人 提 速——1。机床有能量可提 2。机床没有能量可提
4.可以改变压铸机能量分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冲头直径
(2)蓄能器的压强
(3) 局部阻力系数ξ 与内浇口阻尼线
浇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合金液成分及其温度与各项操作是否正常否则ξ值会加大,α随之加大到α 1 (这是一些在生产中经常发生的并且变化比较大的因素)
ξ是流体力学中的符号, 美国用V充=Cd(2gP/ρ)1/2计算时 锌合金的Cd=0.4-0.8(可选0.6). 铝合金的Cd=0.3-0.7(可选0.5)=镁合金的
Cd=1/(g ξ )1/2 ΔP局=ξ Γ V2充/2g
四。压铸模:
浇道和内浇口的形状与尺寸影响*能量分配 *工艺参数作用(机性等)*合金液在模具中的流向角 * A、Q、T、V等(从略)
内浇口的法向速度V内为60M/S。 浇道内的速度V道为50M/S(V道)
tanφ=50/60 tan-1(50/60) =ф=400(流向角)
∵ A道×V道=A1×V内 ∴V道÷V内=A1÷A道
tan-1(A1÷A道)=流向角=tan-1(内浇口面积÷浇道截面积)
反之当改变浇道截面积或内浇口的截面积都可改变流向角。
五.用于选择压铸工艺参数的“窗口”
在北美压铸协会培训教材中推荐的“窗口”
“窗口”是由最佳充型速度范围和最佳充型时间范围构成的。 它侧重于保证压铸件的表面质量。
选择“窗口”中的数据时应注意,不要选择过大的内浇口。保证V充 大和t充短,为保证铸件成形良好,表面质量好。(受力,耐压件除外)
六.压铸工艺参数的选定
选定各项工艺参数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不断变化的。
1.为保证抗拉强度要求
航空工业部的有关试验
压铸铝合金YZALSI12的抗拉强度 290.9Mpa和210.8Mpa,差了80Mpa。
P=100Mpa, Tm=140℃; TL=720℃; δ=2.4
温差约580。C 高的压射比压 良好的激冷
内浇口厚二次充型——排渣、补缩缓慢地挤压产生滑移,细化了组织,所以提高了抗拉强度。
∴P高 δ厚 Tm低 TL高 抗拉强度高
2. 伸长率
3.气密性(致密度)
P高二次充型时冷隔大部份焊合,气泡压扁,高比压下补缩,排渣顺利的结果 气密性的好坏生产实践说明首先和合金液的品质,合金液中的杂质,会呈弥散状进入型腔 模具设计时浇注系统和排气、排渣系统的设计。排渣通道厚度
4.压铸件的尺寸精度
Tm TL 大 ———— L大
试验显示模具温度低压铸件的定型温度高。收缩量就大 (0.67~~0.33)
a. 每一压射循环的时间尽量保持一致。
b. 对.尺寸要求特别严格的部位的模温要检查调整及控制(实时控制)。
c.严格控制涂料消耗定额。
d.严格控制其它工艺参数。
其他
1如何充分利用机床的能量。(如何选择合适的机床)
选择参数(内在质量)。 和选“窗口”中内浇口时(满足能量分配)。。是很必要的。选购机床时更要考虑
因为 P=Pmax(1- Q2/ Q2max) 。
机床作的功是W=PQ。将上式乘以Q后为 W=PQ=Pmax/Q2max(Q2maxQ-Q3)。 令dW/dQ=0=Pmax/Q2max(Q2max-3Q 2) 3Q2=Q2max
所以当Q=0.58Qmax时。 机床输出的功率为极大值。
所以选择A1 、Q充 、 t充、V充、时要注意。
这是提高机器性能的 最经济的办法。(目前机床动向)
小压铸件时采用小的压室 Q13>Q12>Q11 采用小冲头(或高比压) 大的铸件,大面积的内浇口 Q32>>Q33。 采用大冲头(或高速的压铸机) 大机器一般来说生产铸件以大件为多。为充分利用机器能量。所以尽量采用,有高速快压射的机器为好。
2,高能充型的应用
a,国外薄壁复杂的大件。浇口处的阻力很大
b,大型受力。耐压的压铸件。需要很大的压强
c,高能充型是实时压铸的首要条件。冲击波消除. 保证了二次充型.
3.生产中的注意点
a.防止冲型腔。防止化学亲合。
b.注意 流向角。防止卷气。
c.流态。流向角要精心设计。保证排气系统合理设计。
d.为保证铸件各处成形。可用二个以上浇道来满足不同部位的要求。但要保证各处成形,充满度同步。
e.二个以上浇道和组合浇道。可能产生浇口面积加大。Q充加大. 气槽中产生 激波。(日本-----浇口面积的1.5~2) 也可以用P——Q —— 美国阻尼线求得Q除体积得t充
AQVT
0.1541022879
0.251021363V=200吋3以上太快
0.2560020054
A=0.25~0.4在
“窗口”内
0.366017049
0.3570016746
0.473014844
0.4576012643浇口太大
求阻尼线
铸件,渣包共2.5磅 A380的比重为0.093磅/吋3
第一种:只测定V充=1550吋/秒 ∵ V=cd(756P/ρ) 1/2
1550=0.5(768P/0。093)1/2 Al的cd=0.5
P=1165磅/吋2 (作图如下)
Q=1550×0.3=465吋3/秒
(由465和1165交点得“0。3” 阻尼线。同理得其它各线)
体积为2。5/0。093=26。88吋3 T充=26.88/465=0.057秒
第二种:若测定 V充。 P 求cd
用铸件重量.——体积。除以 《〈 选的t充 或求的t充 〉》得Q充。
按本企业的情况选设备。
由 P___Q2 图的 Q充。就可选定一些浇口面积A(适当调整到。“窗口”)。
最后制定A。V充 。 t充。和 Q充。
随后求取浇道形式和流向角等。
可以看“手册”的“P140~147” (讲机床的能量利用较复杂)
t充 =0.03H(Tlg-Ts+F)÷/ (Tlg-Tm)
Tlg——浇注温度。 Ts——固相线 Tm——模温 H——铸件平均壁厚
F——合金固化率。 10——40%(压铸)。 60——80%(液态模锻)。
80——100%(半固态)
本文来源于中国压铸网博友:yangyu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