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模具基础知识

2009-09-28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1. 模具的基本构成 (1)前模(母模)(定模)﹑ (2)后模(公模)(动模)﹑ (3)嵌件(镶件)﹑ (4)行位(滑块)、 (
1. 模具的基本构成
(1)前模(母模)(定模)﹑
(2)后模(公模)(动模)﹑
(3)嵌件(镶件)﹑
(4)行位(滑块)、
(5)斜顶﹑
(6)顶针﹑
(7)浇口(入水口) 
2. 模具制品形状对制品的影响壁厚﹐几何形状﹐会影响成形收缩率﹐脱模斜度大小 
3. 入水口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入水口的尺寸大则收缩率小﹐尺寸小则收缩率大﹐料流方向平行则收缩率大﹐垂直方向则收缩小 
4. 模具壁厚过大﹑壁厚过小的影响 壁厚过大﹕
(1)增加成本 
(2)延长成形时间﹐生產效率降低 
(3)品质难管控﹐易出现气泡﹐缩孔﹐凹陷等壁厚过小﹕
(1)塑料在模具内流动的阻力大。如形状较復杂的﹐成形会困难 
(2)强度较差 
如果塑件的壁厚不均匀﹐那么成形过程后会收缩不匀﹐不仅造成气泡﹑凹陷﹑变形还会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壁厚与壁薄的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度要綬和﹐厚度应沿著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5. 圆角(R位) 设置圆角(R位)增加强度﹐使塑件不致变形或裂纹 
6. 加强筋 
(1)為了确保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又不使塑件壁厚﹐可在塑件适当的部位设置加强筋﹐防止变形﹐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改善成形中塑料流动的问题。 
(2)加强筋的厚度不可超过塑件的50%﹐通常大约在20%左右 
(3)加强筋应比塑件的平面低 
7. 孔 
(1)孔的周边容易產生熔接痕﹐降低了塑件的强度﹐注意﹕孔与孔﹑孔与塑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的两倍以上 (2)孔的边缘可用凸台加强孔的强度 
(3)盲孔的深度不可超过孔径直径的4倍 
(4)螺丝孔特别应注意孔的强度﹐孔径的尺寸大小。如果孔径太大打入螺丝后会有打滑的现象,如果孔径太小则会有打不入螺丝或打爆螺丝柱。 
(5) 孔柱太长(高)应注意模具排气不良 
(6)孔径的深度最好是不超过孔径的8倍 
(7)带有台阶的孔﹐型芯分别固定在定﹑动模两侧﹐很难保証同心度﹐而且在两个型芯的接合位易產生毛边﹐所以应将任一方的型芯(孔径)增大0.5MM以上﹐由另一端的导向成形 
8.模具的嵌件﹑行位﹑斜顶模具的嵌件﹐行位和斜顶通常都是镶在模具的动模上﹐如果嵌合的不严密就会有毛边。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压铸头条丨宜安科技上海压铸展亮剑:镁合金技术领航,携手Optimo开拓韩国市场

上一篇:

DMP2009 即将揭幕 汇聚全球顶尖模具加工及塑料机械设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