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到609.88万辆,不但创下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纪录,更超过美、日,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金融海啸冲击下,汽车业成为中央力挺的支柱产业,凸显中央对汽车业的重视,亦令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
有分析指出,汽车业及其周边产业带动每年数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经济活动,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超过一成、并提供逾3,000万个就业机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复苏和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
李克强:扩大住行消费
7月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来加快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点……把扩大消费重点放在住、行消费上,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由于最近内地楼市升温,市场过多对李克强“扩大住、行消费”的言论,关注重点放在“住”——房地产方面,但其实“行”——汽车业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亦相当巨大。
今年初,国务院公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业是第一个获中央祝福的产业。国务院在规划中形容:“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汽车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同机构及专家有不同的测算方式,但所得出结论,都显示汽车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相当巨大。
汽车产业 提供3千万就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指,今年首5个月中国汽车工业销售产值超过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9%,其中5月份的增长更达13.21%。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2008年汽车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8%,若加上其他周边行业,去年逾30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之中,估计逾一成是由汽车业及相关产业带动,成为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人士认为,香港在汽车电子元件、汽车音响,甚至天线方面都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营销经验,故能在中央力挺汽车工业中抓紧商机。
至于公安部的统计则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内地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若以每辆汽车每年营运维护费用1.5万元计算,内地车主每年花在汽车上的金额就超过1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分析指,一辆汽车大约有2万多个零部件,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包括钢铁、橡胶、石化、塑胶、玻璃等;亦涉及机械电子、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生产环节;下游环节则带动物流、金融、保险、销售、广告等服务业。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亦会带动公路投资、拉动水泥、建材等基建行业。业内人士估计,汽车产业链的相关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1%。
业界冀 刺激政策续出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期望,政府相关部门下半年能够出台促进汽车工业全面发展、鼓励出口、政策延续性等政策,确保汽车这个支柱产业能健康发展,预计今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100万辆,高于国务院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的1,000万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