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可燃冰”

2017-09-2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

压铸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日前,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的航次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证实其为天然气水合物。

据了解,“科学”号共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两个存在裸露天然气水合物的站点,水深约1100米。一个站点分布在冷泉化能极端生物群落中,动态合成并分解的天然气水合物可以为深海冷泉化能极端生命提供甲烷和硫化氢等能量源;另一个天然气水合物站点位于一个活动冷泉喷口的内壁,这也是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正在喷发的深海冷泉喷口。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者大陆永久冻土中,而裸露在海底表面的天然气水合物则需要大量的深海冷泉流体作为气源,因此极难存在,在全球也鲜有报道,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成藏以及和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极佳天然实验场。

(责任编辑:中国压铸网 )
下一篇:

宝武镁业赴欧洲开展市场调研

上一篇:

继石油、天然气后 俄罗斯煤炭出口再传喜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