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抛丸;粗糙度;硬度;扭杆轴 中图分类号:TGl42.14 文献标识码:B
抗侧滚扭杆轴(以下简称扭杆轴)通过抛丸强化处理可引入残余压应力从而延长扭杆轴的使用寿 命。过去研究重点在于抛丸强化后的强度和覆盖 率,忽视了抛丸强化后对扭杆轴表面粗糙度影响。 扭杆轴在承受交变载荷时,其疲劳强度明显受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微观的凹凸痕迹 越深,凹陷根部的曲率半径越小,应力集中越严重, 材料疲劳性能越低‘2。。通过控制抛丸前扭杆轴的 初始表面粗糙度和硬度来控制抛丸后表面粗糙度, 可以提高扭杆轴的疲劳性能。 本文研究了扭杆轴常用材料52CrMoV4抛丸前 初始表面粗糙度和硬度对抛丸后扭杆轴表面粗糙度 的影响程度,目的是对扭杆轴的设计和抛丸工艺提 供依据。
1试验方法
1.1试样制作及检验
试样(图1)由3根52CrMoV4材质的圆钢调质 后采用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型。试样规格为 458 mm800 mm,试样中间均匀分成长度为100 6段,通过车、精车、磨等工艺保证各段表面粗糙度尺。值(单位:斗m)依次分别在 0~0.8、0.8~1.6、1.6~3.2、3.2~6.4、6.4~12.5、 0~0.8的范围内,其中F段用于3根试样表面硬度 检测。3根同材质的试样依次命名为试样1、试样 2、试样3。

图1试样图
3根试样在恒温室恒温10 h后,通过HL580便 携式里式硬度计进行检测,在F段中间部位外圈表 面上取4个均匀分布的点进行硬度测量,其平均值 作为最终检测结果。其结果见表1。 在恒温室对硬度检测后,再通过FTS—i120触 针式表面粗糙度仪对试样各段进行表面粗糙度检 测,采用轮廓算术平均方差R。来表征表面粗糙度。 3根试样上每一段各取4个均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