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仲恺高新区惠南产业园召开《惠南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论证会,来自国家、省、市的12名专家一致评审通过了该规划。按照该规划,“十三五”期间该园区将主攻高端装备产业,预计2017年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到2020年,园区新增先进制造业项目约50个,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
新闻背景
已形成高端装备和智能装备的产业链条
惠南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汪习清介绍,目前园区拥有正英科技、捷华精密、盛太克等13个智能制造项目,为园区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园区已经拥有迎合新能源设备、华意隆逆变焊机、惠丰汽车空调、三力金融电子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技术基础较好的高科技企业。初步形成电子产品制造专用设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节能机电设备、印刷包装机械设备、纺织机械设备、LED制造设备、SMT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具加工设备等高端装备和智能装备的产业链条。
从惠州市来看,则形成了以惠城-仲恺-大亚湾-惠东为主线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以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开发区为核心的LED产业集群和以惠城、博罗为主的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带。
汪习清说,扶持优势龙头企业,推动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向中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优势行业大而强。具体而言,将重点发展机器人、高端电子
装备、智能制造、平板显示装备、汽车零部件生产装备、精密及机械铸造装备共六大领域。
“因此,我们制定了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规划。”汪习清说。
规划远景
根据《规划》,惠南产业园将建设一个高端装备产业园,规划面积约140.75万平方米,以惠大高速、淡水河为界,北至园内白沙路。惠南高端装备产业园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恺智造”为统领,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在移动互联网、光电等产业推进“机器换人”计划,有利于带动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加快实现“仲恺制造”向“仲恺智造”的提升。
2017年培育5家以上超亿元骨干企业
到2017年,园区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将明显加快,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0%左右,较“十二五”初期翻一番。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在园区落户集聚,培育5家以上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此外,培育一批技术引领型国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企业实现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体系。
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
到2020年,惠南园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将新增先进制造业项目约50个,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成为新时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形成5家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和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特、精、新”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
届时,将初步形成“一高一洼”的整体发展格局,即“创新示范高地”和“创新要素汇聚洼地”,将惠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打造成惠州市首个标杆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在国内率先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新三板孵化器———产业集群”的新型产业培育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该区将以示范应用为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推进“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设备、新能源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和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设备方面率先实施“机器换人”示范应用,经济效率、产品质量等大幅提升,综合能耗显著下降,逐步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生活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