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热议有关如何抄底传统行业的问题。也有人一直在跟踪格隆汇的“供给侧”系列,该系列先后分析了中国铝业(2600.HK)、中联重科(1157.HK)、中海集运(2866.HK),对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供给侧公司,哈尔滨电气(1133.HK),却被释放出爆炸性消息。
目前哈尔滨电气仅仅只有0.25倍PB,大股东假设以0.5倍PB的价格私有化,可获得100%以上的收益。
哈尔滨电气会私有化
先有十分之一,后有十倍股
跌残是必须的,必须跌得只剩十分之一,或者更低。哈尔滨电气完全符合这个“征婚条件”(见下图):
从2007年10月的28.13元,用了9年时间,跌到2016年2月最低2.55元,跌得十分之一都不到了。
如果说钢铁、煤炭、水泥、有色等过剩严重,需要供给侧改革,中国的发电设备行业,其实更过剩,更需要供给侧。
行业格局:整合势在必行
哈尔滨电气是国内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商之一。目前在传统能源市场,上电、东电、哈电基本可以平分秋色,而且在水电市场,哈电凭借三峡工程的经验积累,略胜一筹。
但是新能源领域的决策滞后影响了哈电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近年由于经济新常态,用电增速下降,造成传统发电企业诸如火电、水电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下降,传统发电设备行业竞争激烈。自两年前以来国内火电设备市场萎缩大幅拖累产品价格,使公司受到严重打击。
由于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绿色能源投资以减少全国的碳排放,火电设备市场的下滑趋势将继续。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境内绝大部分规模较大的水电项目均已被开发,国内的水电市场正渐趋饱和。
火电和水电贡献了哈尔滨电气90%以上的收入,因而中国对火电和水电设备需求的双降将对公司的财务健康产生严重冲击。
再者,中国对电力需求的放缓以及对风能、太阳能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加速将逐步降低火电的市场份额,对火电设备市场将增添更多压力。新订单于2015上半年同比下降55%至仅人民币110亿元,为2011至2015年间录得的最大降幅。
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存在,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主营利润不断下滑,哈尔滨电气最近两年的利润主要就靠炒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