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2013年3D打印技术在全球所创造产值约200亿人民币,其巨大利润价值引发3D狂潮,各国纷纷大力发展3D产业。
11月22日,配备齐全的东北最大3D打印体验中心在辽宁省沈阳市正式对外开放。该体验馆除配有国内自主产权的多套3D打印机外,还配备了多套国际上先进的3D打印机。其建筑面积约为500平米,内分体验区、设备展示区、耗材展示区、扫描区等。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3D打印技术。
虽然拥有如此全面的3D打印技术,但是专家坦言,在3D打印这个前沿的制造技术行业中,中国仍处于普及阶段,其核心技术的研发明显滞后。虽然在2013年3D打印技术在全球所创造产值约200亿人民币,但中国所占比例仅10%左右。全球百分之40%的应用都在美国,另外百分之30%在欧洲。其高端技术大多应用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而在中国所创造的产值中大约70%来自外国产品在中国的使用。
同期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我们现在迎来了一个3D打印发展的最好的一个时机,但是我们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国外的高端的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它的国内的布局也非常高而国内3D打印的设备从去年以来,大概生产企业大大小小100来家了,但是90%以上,都是些低端的,大众化的一些桌面机的一些生产。还带有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上也有了新的拓展方向。故宫博物院的修复专家陈宏教授解释,未来他希望能够将3D打印技术应用的文物的抢修上。不过他也坦言,对于如何安全的运用3D打印技术来抢修文物仍旧十分复杂。
同期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 陈宏:在文物保护上,现在3D技术还没有开始。仅仅是我们现在也是,探索性的在研究和使用,但是这项技术必须得慎重。它有个前提,就是在一个保守秘密的前提下。国宝数据的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把这个数据泄露出去,那么人人都可以造国宝了。
虽然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相关企业希望能通过如体验中心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加入到3D打印的研发与应用拓展上。据了解,该体验中心将会不定期的对3D打印爱好者免费开放,并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