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南京机器人产业路在何方?

2014-09-23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在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已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装备之一。9月19日,南京市机器人产业推介会上,南

  在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已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装备之一。9月19日,南京市机器人产业推介会上,南京机器人产业联盟、南京机器人研究院正式揭牌,同时入驻麒麟科技创新园的机器人产业项目也进行了集中签约。

  尽管国际上机器人产业发展已久,但在南京还是个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如何突破核心技术,取得行业话语权,让机器人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南京正试图给国产机器人开“良方”。

  国际巨头抢占中国市场

  在订单稳定的制造工厂,机器人好处多多。没有成本大幅上升的难题,工作不会受到情绪影响,产品的标准化率高。几乎所有的企业主都表示,购买机械手臂虽然价格昂贵,但长远来看成本更划算。而在精细、危险作业等领域,机器人更是发挥着人工难以替代的作用。

  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在激增。南京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邢飞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20亿美元,中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超9.5亿美元,并将在未来五年保持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去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售的五分之一,可以说中国已经晋升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南京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是只增不减。

  然而,我国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较低,以每千人机器人拥有量这个指标来看,我国仅有23台/千人,不到日韩的十分之一,与世界平均水平的55台也有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被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abb、德国库卡等“四大家族”占据近60%的份额,此外意大利、美国等国也不断抢占中国市场。

  产业化道路多崎岖

  虽然前景看好,但南京极少有企业将机器人作为单一主业。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就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个。“工业机器人的利润,主要在本体那块,单纯搞应用,利润微薄。”总经理韩邦海对此并不避讳。

  2008年前后,韩邦海对进口机器人发起“抗争”。“尽管完成了系统集成,品牌却还是别人的,帮别人打品牌,总感觉吃亏。”他说,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公司决定自主研发。

  两年后,埃斯顿第一代机器人问世,但成本高昂。“而此时国外机器人又降了价,我们不战而败。”韩邦海惋惜地说,研发一台倒不如买一台。

  之后虽然埃斯顿在关键部件的成本控制上有所突破,但销量一直上不去。韩邦海说:“如果关键零部件靠进口,我们就没了价格优势,竞争力也会差一大截。”

  不仅是埃斯顿,其实这是机器人产业在中国面临的普遍困境。据南京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陶波介绍,目前,南京涉及机器人研发的企业有102家,涉及机器人研发的高校多达13所,其中6所拥有专业的机器人研发团队。

  “虽然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南京目前的机器人产业还是处于低端水平。”陶波坦言,真正有技术、有规模、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凤毛麟角”。

  共享平台破解低端重复

  虽然短期内迅速缩短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并不现实,但并不影响南京机器人产业的布局。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主要是由本体、控制系统、电机、减速器四大部分组成。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机器人研制企业除本体能够自己制造外,其他部分主要还依赖外购,进口比重高达80%。但是经过多年努力,已有国内企业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等方面形成优势,部分产品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起,麒麟科技创新园便着力构建相对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和推广机制。如今,园区已建成南京首个机器人研发园、全国首座综合机器人展示体验馆、全国首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机器人研发基地等。同时,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研发集成等一批机器人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即将投入使用。

  陶波表示,眼下国内已有12个城市成立机器人产业园,南京的动作不算快。“我们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首先打造技术平台,平台建成后能够提供80%到90%的公共技术,也就是说,一些基础研究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可以直接从平台上获取,技术共享,彻底解决当前产业的低端重复问题。”

(责任编辑:叶婉芬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9月22日成都模具钢报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