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压铸行业熔炉的发展趋势-中国压铸论坛“每月谈”9月份讨论话题

2014-08-3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熔炉作为压铸产业链的必要环节,节能环保、安全高效、降低成本尤为重要。现就目前压铸行业熔炉的发展趋势展开
    熔炉作为压铸产业链的必要环节,节能环保、安全高效、降低成本尤为重要。现就目前压铸行业熔炉的发展趋势展开话题讨论。

    一、组织机构:

    活动主办单位:中国压铸网中国铸造网

    活动承办单位:东莞市华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二、目前熔炼行业进行加热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烧煤、柴油、天然气(成本太高且不断提价,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环境温度高,国家会逐步禁止, 需要仓库堆放,铺设管道,人工搬运),电磁熔炉相比可节能60%;

    2、烧生物颗粒(不符合环保要求,需要仓库堆放,人工搬运,缩短干锅寿命);

    3、电阻式加热的炉子(补温慢,有热传导损失,不能满足大量的用锌量),电磁熔炉相比可节能50%;

    4、中频熔炉(工艺老套、成本高、磁能利用率低),电磁熔炉相比可节能20%;

    5、电磁节能熔炉(节能环保、安全高效、降低成本、加热温度均匀、锌渣少),是最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

电磁熔炉正是取代烧煤、烧油、烧生物颗粒以及电阻式加热炉的产品,其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磁场直接使炉内胆发热,没有热传导损失,把所有电能都转化成热能,且保温隔热效果好,保温每小时才1.5度电左右。

    三、压铸行业熔炉的发展趋势:

    “早在过去的250年中,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冒烟(排放温室气体)。现在,我们染上了‘肺癌’(全球变暖)。”—罗伯特.斯特罗姆《温室:全球气侯变化与人类生存条件》

    科学己经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回答,我们本身也已经感受到了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我们不缺资源,也不缺技术,缺的就是人的意愿。

    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进一步推动节能环保,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发电量,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电磁加热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应用在压铸行业中了,目前已趋向成熟,是行业里最节能环保的加热方式。

    打个比喻,电阻丝熔炉和电磁熔炉就好比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是过渡性产品,最后要被液晶电视所取代。电磁节能熔炉,谁先用,谁的成本就低,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早用早省钱!

    有一家企业积累了7年的电磁熔炉核心控制部分的研发和应用经验,联合资深的结构工程师(从事机械设备研发20余年,在现在炉子上的结构上,已申请多个专利),设计出来的大功率的电磁节能熔炉,无论从核心控制器,还是结构方面,都是行业顶尖品质。

    锌合金电磁熔炉对比数据,效益分析:

    以88吨锌合金压铸机配400公斤的熔炉,工作24小时的数据举例:

    烧油熔炉起炉:120元 ,平均一天成本:400-500元;

    普通电炉起炉:100元,平均一天成本:350-450元;

    电磁熔炉起炉:40元,平均一天成本:150-200元。

    此电磁熔炉保温为1.5度电/小时左右,具有行业颠覆性的节能效果。

    1、设备回本分析:

    新型节能电磁熔炉比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熔炉每天至少可节省200元-250元成本,现每天按节省200元计算,每月节省200元*30天=6000元,不到五个月就可收回设备的成本;

    2、年节约效益分析:

    每月节省6000元,每年可节省6000元*12=72000元;现假设贵公司有5台压铸机,则每年至少节约7.2万*5(台)=36万;

    3、新厂房装备效益分析:

    新厂房装上这种电磁感应新型节能环保型熔炉,这种新型炉安全,无废气排放,无需用柴油。所以可以不必增加安装柴油管道,不用建立柴油储存库,也没有必要安装废气排放烟囱管道,从而厂房装修上至少可以节约10-30万。

    您的满意是我们持续改进的动力!

    四、联系方式:

    参与讨论者可通过在压铸论坛的主贴里http://www.yzw.cc/bbs/post-340948.html跟帖回复或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参与,谢谢!

    联系部门:中国压铸网运营部

    联系电话:0769-38988333   15602600000

    电子邮箱: tougao@yzw.cc,kf2@yzw.cc  

    联系QQ:1725754237,1229335066

    联系人:刘生,王小姐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单位所有。

 

(责任编辑:刘新君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AMTS+AHTE 2014 CEO风采掠影 —— 专访安川首钢曹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