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革新,技术的提升使我国模具行业已经在整个模具大范围中逐渐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同时我国模具产品质量等提升的同时,国内模具行业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市场也已经转移到过来。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技术创新自然是主要,技术提升是必要,这是行业高速发展和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条件。模具业随着逐渐转型,行业的新机遇已经摆在了面前。
中国现在市场需求趋向于中高档模具,其中,家电、汽车、塑料制品业对模具需求最大。"十二五"期间模具市场总的趋势平稳向上,但要求国产模具必须在质量、交货期等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国际市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工费用增加,其正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转移。其国内以生产高、精模具为主,人工劳动投入量大的模具依靠进口解决。中低档的模具国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只要国产模具的质量能够有提高,交货期能够保证,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目前,我国只有少量出口。我国每年用近10亿美元进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五金工具在市场的份额比例也将逐步增大。未来中国模具及数控刀具产业将位列世界前茅。
从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我国工厂中的高效数控机床的比重将逐年增加,高效先进刀具的需求量将随之迅速增加。由于我国人工成本增加,中低档的刀具的价格优势将逐渐丧失。对于数控机床先进刀具需求量增多这一现状,我国的工具工业必需改变理念,大力发展高效先进刀具的生产,注意销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售后服务,努力创新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经过努力创新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自主研发会成国内模具产业的真正主流。
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程机械市场。虽然每年工程机械消化了许多钢铁产能,但是受国内钢材行业技术制约,并未完全将工程机械用钢市场开发,还有部分高端钢材需要依靠进口。比如60~100公斤工程机械板,虽然我国已经实现批量生产,但是高强度的工程机械板还是存在合格率较低、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耐磨板同样能够基本满足工程机械需求,但是高端的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优质棒材虽然完全有能力供应国内市场,但是因其稳定性和钢材品种问题,还是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来说,目前,钢材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稳定性欠缺,下游行业尚未能高效科学地使用,尚未形成为下游产业提供完整材料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机械用钢市场的最大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一问题虽然有所缓和,但是仍不能满足我国工程机械对于优质钢材的需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表示,根据2013年机械行业总体发展趋势,考虑农机、电工电气、石化通用机械等行业拉动消费作用,预计2013年机械行业钢材消费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年钢材消费量有望达1.31亿吨,比去年增长4.8%。
工程机械行业是机械行业中钢材消费量最大的子行业之一,去年消费钢材1520万吨,占机械行业钢材消费量的12.2%,占钢材消费总量的2.3%。工程机械行业用钢具有品种多、规格范围大的特点,消费品种以中厚板、优质棒材和型材为主。
工程机械行业对于中厚板消费量最大,占63.1%;其次为棒材,占20.0%;型材占8.1%;其他钢材品种占8.8%。60~100公斤级工程机械用板国内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宝钢、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已开发出100公斤级高强工程机械板;但高强度工程机械板还存在合格率较低、质量不高等问题,是制约价格的一个硬伤。
就统计2001~2012年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的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以前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2004年为近年最高值8%;2008年以来,我国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显着下降,销售利润率大幅下滑,钢铁行业陷入经营困境。
李新创表示,预计今年钢材价格水平会高于去年,但由于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深层次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内解决,钢材价格很难较去年大幅上涨。从全年看,我国钢材价格总体上预计将出现前低后高、震荡上行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