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模具企业用工数量减少,部分企业骤降7成

2014-04-2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模具企业发现,随着模具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在行业发展平稳向上的趋势中,企业用工数量大幅减少

  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模具企业发现,随着模具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在行业发展平稳向上的趋势中,企业用工数量大幅减少,部分企业骤降7成。

  本报记者 黄文珍

  实现数控智能化生产

  “小到饰品、鞋服,大到汽车,在产品生产过程中,70%以上需要依靠模具完成批量化生产。”泉州宗大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经伟表示。“另外,由于模具对于产品生产有着高度的针对性,因此模具行业必须做到为客户量身定制。”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奕添告诉记者。

  科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对讲机模具的企业,生产车间内机器声隆隆,但现场工人不多。整个过程都交给计算机完成,工人只需将钢板放入机器或从机器中取出,所需人工大大减少。

  “原来厂里需要500多个工人,现在只需要150个工人。”远太集团泉州友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继勇介绍。

  “从对原钢初步的尺寸设计,到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试模,已几乎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吴升长称,过去模具要做出一个弧角,必须使用计算器,人工算出弧度,费时费力,现在依靠设计软件几秒钟就能完成。

  集群抱团发展是方向

  优先发展模具行业,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模具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许奕添表示,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泉州模具企业多而分散,且多数企业处于小而不强的境地。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模具企业有上千家,以小作坊居多。”吴升长坦言,许多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没法单独购进先进设备,而模具品质的高低,其中关键在于能否引进高端设备。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由于规模小,常常只专攻一道工序的加工,再加上企业比较零散,完成一个模具需要在不同企业之间辗转运送,费时费力。

  “对于泉州模具行业来说,实现集群化抱团发展,是提升行业水平的不二法门。”陈经伟认为,形成类似广东、江苏地区模具集中区,将各道工序连成完整的产业链,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责任编辑:李小青 )
下一篇:

2025杭州国际安防产品展会(杭州安博会)团队走进石家庄宣传

上一篇:

机床模具技术提升助产业发展走新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