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争论还没有休止,今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有位署名为乐羊子的网友在某论坛上发布了一个帖子,认为今天中国有很多的“超级大泡泡”——那就是遍布各地大大小小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或许对这种言论有些人不以为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各地近年来确实都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经济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而相应地,在机床行业,数控产业基地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
层出不穷
百度搜索“机床产业基地”一词,粗粗一看就有多条在建信息,特别是近十年来,机床制造企业借助搬迁改造,搬往开发区新建厂区的更是层出不穷。像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武重、北一、济二、齐重、齐二、宁江机床、杭机等多家行业企业利用技术改造和新厂搬迁的时机,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所需重型、高档数控机床,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新厂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
虽然上面罗列的都是单个企业的活动,但由于这些企业是行业的领军企业,因此在政策的支持下,依托主要企业改造的需求,各地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此起彼伏。
如辽宁沈阳市铁西区依托国内最大机床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打造千亿产业集群,被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滕州市致力于打造“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基地”;江苏泰州海陵区定位于“江苏省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产业基地”……
这些都已经形成了区域品牌,而产品集群特性也相对突出,但还有不少的则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只以落户多少企业,综合产值目标来设定。
记者曾看过一份关于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从该区抽调20名精兵强将,成立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将人员“下拨”到产业规划、政策综合、国内招商、境外招商及服务平台招商组,全力支持基地建设。目标也非常清晰,到2016年,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到2020年形成200家整机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具体任务分解到2013年,对接数控机床整机企业及零部件企业50家以上,力争落户整机企业2~3家;到2014年底,对接数控机床整机企业及零部件企业200家以上,力争落户整机企业达到6~8家,零部件企业达到10家以上,开工及投产企业达到5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