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近几年,原本甘于寂寞机床企业不甘示弱开始跨界玩起了工业机器人

2014-04-02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如果说要给机械行业一个性格判定,那么甘于在寂寞中奋进,是记者给机床制造业贴的标签。但近几年,一个个原本甘于寂寞的企业

  如果说要给机械行业一个性格判定,那么甘于在寂寞中奋进,是记者给机床制造业贴的标签。但近几年,一个个原本甘于寂寞的企业却不甘示弱地纷纷开始跨界玩起了工业机器人

  在刚刚过去的机床展上,只要观众稍稍注意,介入机器人的机床制造企业又多了不少新面孔,比如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就在展会上首次推出了两台机器人

  其中一台机器人擅长搬运,另一台则擅长铣削加工,可以对木料和石料进行三维立体的雕刻。据光洋科技董事长于德海介绍,机器人机械手末端不仅可以抓举166公斤或210公斤重物,还可以对石头、轻型铝材、木头进行雕刻和切削加工,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跨界优势

  在国内机床企业中,光洋科技并不是第一波介入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厂商。多年前,国内数控系统专业供应商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从2007年起便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到2010年,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机床展上,广州数控携RJ05、RJ10、RJ20机床上下料三轴机器人和RB20侧挂机器人单元亮相,其中前者适用于车、铣等多种机床加工自动化,结构紧凑,价格只有六轴工业机器人的一半左右。后者由一台RB20机器人、一条导轨和一台机床组成。此单元的优点是大幅节约空间,比传统衍架机器人应用更灵活,可配套多机床(4个以上机床,机床可对摆)。

  上面两家加上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都是侧重于数控系统开发领域或者说在数控控制方便颇有专长的企业,而工业机器人关键应用在于运动控制,因此跨界可谓水到渠成。

  实际上,除了这些,机床的整机企业也都已经盯上了这一块蓬勃发展的市场。早些年友嘉集团董事长朱志洋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工业机器人市场是友嘉一定要抢占的一块领域。国内机床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也都早早地做了准备。

  当然瞄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外资品牌也在加大马力。比如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喜瑞就表示,2013年发那科仅在中国就销售5000台机器人

  一份源自中国机器人网数据研究中心市场统计的分析表明,2012年在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占据前十位的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其中,发那科3900台,安川3850台,库卡3470台,ABB3200台,欧地希2000台,松下1600台,新松1220台,川崎、那智和现代三家厂商的销量均为1000台左右。

  发那科、安川、库卡和ABB被称为国际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巨头,2012年其销量总和达14470台,占当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的53.8%。而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为2252台,市场占有率为8.7%。

  在该分析中显示,2012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表现最佳的企业为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销量达1220台,紧随其后的依次为东莞启帆400台,安徽埃夫特200台,上海沃迪200台,广州数控170台。

(责任编辑:李小青 )
下一篇:

日联科技丨工业医生“问诊”人形机器人

上一篇:

关注激光安全,促进激光行业的健康发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