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内需刺激我国公用建筑市场迅速发展

2013-12-0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当前建筑市场的不景气,主要是在於民用建筑市场,或者说是住宅建筑。相反,公用建筑市场比以前更好。我们的建筑节能装饰业

  “当前建筑市场的不景气,主要是在於民用建筑市场,或者说是住宅建筑。相反,公用建筑市场比以前更好。我们的建筑节能装饰业务以公用建筑为主,因此尽管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好,但我们的重点关注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相反还会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目前国家刺激内需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文化、医院、教育等公用事业的投入,都将带动对这一市场更大的需求。可以说,我们是逆市飞扬的少数行业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一非同寻常的时机,举办此次研讨会与战略合作伙伴大会。”雷智斌开门见山地说。

  “整个社会从不同层面对节能的认识比前几年好了很多,一方面得益於国家强制性政策的约束和引导,另一方面,节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从业主、开发商到建设单位对节能都非常重视,这也是我们的建筑节能保温装饰业务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补充说。

  系统化体现技术优势

  产品与技术是企业成功的基础。目前市场上的保温节能产品表面来看似乎都差不多,都是以各种不同的结构件配以聚合物隔热保温材料,但实质上差别较大。雷智斌介绍,博思源公司开发的太空妆能板、合金板、保温自装饰板、无机保温装饰板,每一项均有自己的独有技术,且很多技术在国内独一无二,例如,太空妆能板机械性能优异,可以折弯,可满足阳角、阴角、女儿墙等不同需要,而传统的产品拼接容易开裂,会造成安全隐患;合金板强度和平坦度都非常高;保温自装饰板,具有防火阻燃、施工简单的特点。

  不同厂家的保温装饰系统性能如何,从阻燃技术方面可见一斑。保温装饰系统除需要体现材料对阻燃的需求外,更关键的是系统化的防火技术。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北配楼的大火让大家印象都非常深刻。央视装饰外墙采用的铝塑板也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但铝塑板中间的保温层直接燃烧,最终使火势迅速蔓延。雷智斌说:“我们不仅仅从材料本身的阻燃性能上去考虑,特别设计的系统化阻燃技术还可以有效延缓火势蔓延的进度,为扑救赢得宝贵时间。”

  节能装饰市场前景广阔

  “这个行业大有前途,需要每家企业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而且需要一批对行业真正有深刻认识的人。”他介绍说,生产、技术、批量化生产、现场施工、管理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装饰质量和保温效果。“建筑节能市场很大,空间也很广阔,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很多,但人才不多,因此,大多数企业虽然进入了这样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但面对当前的市场与经济困境,仍举步维艰。”

  分析目前保温装饰市场存在的问题,雷智斌表示:“以次充好,恶性价格竞争是国内几乎所有行业面对的通病,这对行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客户需要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大多数产品性价比太低,或者太高端,华而不实的东西太多。此外,技术人员系统化能力差,局部性能考虑不完善也是主要问题之一。系统化技术比较落後是目前建筑保温装饰行业最大的问题,因此产生很多质量问题,如 表面开裂、发花、平整度差等。”

  对於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雷智斌分析指出,主要是人们对节能和装饰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大部分人满足於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而对於整个建筑的节能状况,国家还没有完整的验收标准、验收规范,很多建筑设计,如热桥、冷桥设计都不科学。

  “整个行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节能不只是材料的问题,还需要系统规范化的设计,以保证节能效果与装饰质量。”雷智斌强调说。

  融合建筑生命周期理念

  谈到举办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题的研讨会,雷智斌表示:“生命周期理论及相关技术,在国内不同行业已开展了许多研究,但针对建筑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很少。目前,国外在这一领域已走在我们前边,逐渐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对我们建筑相关材料、产品出口将形成不利影响。”

  传统的建筑设计、建造技术,成本相当高。木材、钢铁、塑料等可以重复利用,而水泥等最终只能成为垃圾,日常生活垃圾处理同样存在问题,既占用建筑空间,又污染生活环境。雷智斌认为:“建筑生命周期理念涉及到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所有产品。就我们的产品而言,保温节能装饰系统只占建筑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未来建筑废弃时相关材料还应能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重复使用。尽管短期来看,这些投入并不能很快为企业带来效益,但这是我们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个社会公民的责任,因此,我们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与国内生命周期领域的专家一道共同推动中国建筑生命周期理念的发展。”

  最後,雷智斌表示,“我们愿意广邀天下同仁共同进行产品、施工技术交流,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曹丽红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内燃机再制造 为企业增添新的商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