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长安共有机械五金模具生产企业1100多家,个体工商户6800多户,五金模具产业年产值180亿元,五金模具企业众多,产品上下游配套齐全,产业优势突显。同时,长安已经集聚了200-300家汽车五金模具专业制造企业,汽车五金模具产业规模化集聚效益初显。随着国内五金模具行业的发展,来自各省的竞争日益激烈,五金模具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显露。20世纪60年代五金模具业开始在南海兴起,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当时五金模具业门槛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术,3万元买些旧设备就可以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厂。经过40多年发展,各类五金、模具加工企业已过万家,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
模具产业向精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目前,五金模具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最大的优势与强项既在于民营企业,也在于传统产业。进军高端市场,离不开高新技术。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目前国内民营模具企业一般拥有先进的设备资源,技术应用上比较先进,新技术能在行业内应用广泛、迅速,从设计制造到相关材料生产、热处理等,形成产业链,集成化优势突出。不过,罗百辉指出,当前五金模具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和自有品牌欠缺,五金模具企业将加大管理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扩大中高端产品比例,并设立内销部门,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模具产业将从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产品质量及水平为重点的精益型发展模式转变,罗百辉强调,从以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向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以技能型为主的行业特征向以技术型和现代企业管理型为主的行业特征的转变;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积极稳妥地延伸发展以模具制造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模具产业集聚地建设,注意与模具制造业相协调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罗百辉强调,要推进五金模具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重点抓好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积极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开展废蓄电池、废旧家电、旧家具的再利用,竹木加工剩余物、矿山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和不锈钢加工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推进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推进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
建全国首家“模具精益中心”
近日,横沥镇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全国首家“模具行业精益研发创新服务(东莞)中心”建设。横沥副镇长黄志明代表镇政府与合作方签约。
据介绍,模具精益中心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东莞市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是由国家工信部指导、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承建的模具行业精益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在华南地区的落地服务机构。该平台是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重要内容,被纳入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划。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武兵书介绍说,该中心是全国模具专业镇建设的首家服务机构,将来不仅仅是服务横沥的模具企业,还将为东莞乃至华南地区的模具企业,甚至是全国的模具企业提供服务。
利用云技术服务模具企业
据悉,该中心将以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10大技术中心为共性资源,通过整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设计与协同制造等技术,面向模具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模具设计、产品加工、检测认证、咨询培训、协同营销等产品创新流程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技术服务。
“通过这个服务平台,可以解决中小模具企业普遍存在的设计过程协同、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程监控、制造资源共享等问题。”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卫东介绍,该平台除了拥有一批高端的技术人员外,还可以整合包括高校和模具产业链的所有企业,实现网上下单、接单等功能,甚至是可以实现国际接单。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横沥作为模具产业集聚区,大型企业有些特殊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很多中小微企业正处在成长期,资金、人才、设计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求助于外界。比如说,一些小微企业买不起高端设备,但一年中他们也许需要使用这些高端设备一两次,如果他们购买设备,需要技术人员操作,结果是增加了经费负担,而且设备的利用率也不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是不划算的。模具精益中心通过租赁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服务,就可以解决他们这个问题。在模具精益中心,包括扫描设备、3D打印设备等,以后都可以为所有模具企业提供便利,他们有需求,可以委托我们运营中心帮助实现。
据了解,中心也将配备包括设计等高层次服务的技术人员,帮助有需要的企业省去了高昂的购置费用、维护费用以及高端技术人员的工资开支,问题又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心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的工厂,把众多的专家、技术人员、实体厂家和一些有创意、有能力的设计公司等集中到这个虚拟的制造厂,也就是说不是一个工厂,可以有一个工厂的形态。
在这个虚拟的工厂上,企业可以发布一些产品需求信息,包括研发、设计等众多方面的需求,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比如说,一个厂家要做一个产品,相关的零部件由谁来提供,原材料从哪里来,营销管道构建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和生产要素,都可以从这个虚拟的社区联盟中得到帮助。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扩大我们的产业集聚区服务范围,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业务可以拓展到全中国,甚至可以实现国际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