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 — 受成本上涨和经济挑战影响,中国塑料加工行业今年前九个月的增速放慢至大约5%,这促使中国最大的塑料行业协会负责人呼吁业内企业加强创新和采用新技术。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主席钱桂敬说道,估计塑料产品产出增长约为5%,低于2012年的8.9%,相比2011年20%以上的增幅和之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更是大幅下滑。
他认为,中国塑料行业将必须习惯一段增幅放慢时期,尽管即便5%的增速也仍快于去年3%的全球塑料产量增长。
钱桂敬在11月8日-9日在广东佛山召开的2013中国塑料工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行业峰会上发表讲话说:"有许多人都梦想着在经济危机过后,我们能再度迎来高增长时代。我们必须调整适应这一低增长时期。"
钱桂敬说,他指的所谓调整是指,塑料业必须从以低成本竞争为主的投资模式向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转变,如节能设备、先进的发泡塑料、用于汽车和其他行业的轻质部件、高阻隔膜、微成型和 3D 打印。
他说:"过去我们依赖扩大投资,但这种方法将来行不通了。我们不能夸大这些技术给我们的行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他说,加工行业的挑战分类很明确。包括中国薪资水平上涨带来的成本攀升,产能过剩挤压利润率,再加上环境规定的日趋严格和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的持续衰退。
他说:"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巨大。我们的发展速度变慢了。"
今年1-9月的5%增长这一估计数字,相比CPPIA在9月预估的上半年约8%的增长速度进一步降低。这预示着第三季度表现可能不佳,也可能反映出了难以得到中国市场的准确数字。
然而,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钱桂敬表示,经济环境在第四季度似乎有所好转,他希望全年的行业产量增长能够达到7%。
近来,中国规模更大的制造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权威的汇丰银行采购经理人指数在10月份发布报告称,中国工厂7个月里的产量增长达到最高水平,但也提醒说这一增幅不是太明显。
出席会议的另一位行业官员、来自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的林建表示,中国私营企业仍存在从银行获得贷款难的问题。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说,国有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比较容易。
CPPIA的钱桂敬将加工行业与中国塑料设备制造行业做了比较,他说后者在全球占据更有利地位,正是归功于提升了技术水准,并且相比其他主要的机械制造国具有成本优势。他认为,中国和其他主要生产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
他说:"可以说,我们在机械技术上落后其他发达国家并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