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中的“回暖”尚未触及,寒风却加级袭来。越是市场清淡,企业家出席各种会议活动就越是频繁。这是报社同事闲来探讨后得出的结论。论据无非就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参加各种活动期间,公司一把手参加的几率似乎增加了。——中国压铸网
当然这种结论或许没有太多严谨的科学论证,但仅仅从表象来看,企业家们更愿意通过各种平台或者方式来了解当前所在行业的现状,以及交流彼此的看法。
4月份的机床展上,依旧是人头攒动,新品竞相斗艳,但记者私下跟企业交流最近市场表现时却几乎都是“低迷”一词。
惨淡的数据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查询到,2013年4月份,国内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6.5万台,1~4月份累计完成24.3万台;分别同比下降1.5%和4%。
作为机床行业占比最大的一个行业,金切机床数字的变动非常具有代表性。当然仅仅是单月的下滑或许可能是偶然,但从统计局2013年一季度的数据为例,一季度金切机床产量为17.2万台,同比增长-0.9%。
实际上,早些时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在谈及行业运行时曾表示,低迷的格局短时间恐难以改观。
当然,如果所有的数据指向都是一致性,那么或许是大的经济周期所致,但让国内机床制造商心疼难平的是,2012年机床进口额仍旧是强势攀升,形成了一抹惊心动魄的红。
平心而论,2012年中国机床行业产品销售产值7001.9亿元,同比增长11.8%。单单从这点来看,似乎跟行业低迷没有太大干系,为什么很多企业家都会觉得日子倍加艰难呢?
业界人士表示,如果单从这些数据出发,这仍是一份不错的回馈,但去年机床各子行业当中,非主流行业如模具磨料、木工机械、铸造机械等增长较快,带动了整体数据增长;而反观其中的主流行业,则问题显露。比如数控金切机床,去年全年产量同比下滑了16.2%。
基于去年的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即使是个位数的下滑也让企业家们忐忑不安,希望中的回暖尚未触及,冷意却愈加级袭来。
低迷的背后
确实,目前我国机床行业的现状是,高端的机床产品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还需要依靠进口补给,中端市场份额还在快速流失。
是用户变化太快,还是机床制造商应变能力不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毋庸置疑,去年包括今年国内机床工具行业的整体经营形势严峻,市场需求显著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出口下滑、投资放缓、内需不振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随着用户行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用户对于机床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需求结构正在加速升级。
比如当前汽车、航空、航天、军工、IT等领域需要的高刚度、高精、高效、复合等特点的高水平、个性化的机床产品仍是市场热点,而有助于帮助汽车提高排放标准服务的专机也是颇受欢迎。
而在服务方面,用户对制造商的综合要求方面,不仅是交货期、售前及售后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需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而现状却是,我国中高档产品竞争力薄弱,无论在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还是服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压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