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民族工业机器人生存之道:战略 差异很重要

2013-04-1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尽管在中国掀起一场应用机器人的热潮,但是民族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高成为工业机

    

    尽管在中国掀起一场应用机器人的热潮,但是民族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高成为工业机器人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同时,“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涉及机器人领域,各地也在大力投资机器人产业。不过,这些自上而下的扶持表现为零散、各自为战、不成系统,难以形成协同发展,导致总体效果差强人意。而要成功抢占装备制造最高点,还要在战略提升以及差异化发展上下功夫。

  对中国的机器人企业而言,政府的前瞻性引导和支持必不可少,必须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战略提升,把机器人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体系进行建设和培育。一方面,要确保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形成有序的竞争态势,夯实整个行业的发展实力,形成稳定的行业发展结构。另一面,政府需提供政策和资金层面的支持,加强国内机器人的研发实力,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缩短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鼓励不能靠简单几个项目或园区的支持,引导企业进行差异化发展是值得尝试的思路。国内机器人厂商如能就一些细分市场策略得当,推出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还是存在很多机会,这些追求产品“小众化”的企业日子会很好过。在这一点上,广州数控正在尝试摸索,他们认为国产工业机器人从中低端走起的市场十分广阔,与国外产品定位存在一定错位,比如珠三角的企业主要还是从事中低端加工,只是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一个转换过程,不像汽车行业全自动那么高端,而且资金实力也不强。针对这类需求,国内机器人厂商生存空间相对广阔,值得业内厂商参考借鉴。

  当然,民族工业机器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推广也是关键。只有品牌影响力提升了,才能够被用户认可。“品牌创造价值”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十大评选活动正是助力民族工业机器人品牌提升的最好平台。目前,国内知名、规模大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作坊式、小规模生产,如何能够突破发展瓶颈成为每个企业和个人所要思考的问题。

  由慧聪网主办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十大评选活动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本次十大评选活动已经开启民族工业机器人行业正能力。

(责任编辑:唐元权 )
下一篇:

万里扬首台机器人行星关节模组下线,明年正式量产

上一篇:

玻璃领军企业 保特罗推出制造数控加工中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