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28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揭晓,全市共有600余项参赛作品获奖。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副市长吴刚出席颁奖仪式。
据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市5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经过层层筛选,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专项奖。本次大赛中,重庆一中李昶序发明的《快速升降轮椅》、重庆八中高二学生肖丹阳和张晋豪发设计的《社区智能机器人系统》等众多贴近生活、实用价值较高的项目作品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同时,为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众多项目作品正在申请专利。部分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今年8月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据了解,大赛组委会今年还特地邀请了重庆大学等6家单位设立专项奖,以鼓励成绩突出者。其中,重庆大学对10名获奖学生每人奖励了1000元奖学金,并提供重庆大学自主招生直接进入面试的机会。
发明亮点一览
帮助残疾人 他发明升降轮椅
说起自己的发明,今年读初二的李昶序有些腼腆。两年前的一天,他在商场看到一名下肢残疾的人由于行动不便,付款时十分艰难。“如果他坐的轮椅能够升降,困难不就解决了吗?”从此,李昶序就思考着设计出一种升降轮椅,为下肢残疾的人提供方便。
为了寻找“灵感”,让设计更实用,李昶序曾“跟踪”过数十名下肢残疾的人出行,暗中观察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多次坐上轮椅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
在李昶序设计的产品中,下肢残疾的人可以通过按轮椅右边把手上的装置,使轮椅升高,由于使用的力度不同,提升的高度也不同,残疾人可以自主调节。李昶序表示,普通轮椅也可改装。据悉,李昶序发明的这一快速升降轮椅获得一等奖。
疏导交通 小学生发明机器人
双碑小学门前有一条双向6车道公路,为保护学生安全,每到上学放学,学校就派老师拉两根黄色带子,构成一条安全通道。
“如果有机器人拉黄带子,老师不就用不着这么辛苦了。”于是,双碑小学6年级学生蒋婧怡开动脑筋,与同学琢磨设计机器人代人疏导校门口交通。经过试验,她们设计的机器人“安安”和“全全”终于面世了。
记者观察到,在机器人右侧,有一条缠绕的黄色带子,在使用时,一个人拉住黄色带子一端,将机器人发动,机器人往道路隔离带前进,人与机器人之间,就拉起一条黄色安全通道,学生就可以通过。学生通过之后,拉黄色带子的人将带子放掉,机器人可以收回带子,交通就可恢复正常。该设计获得创新发明一等奖。
车辆乱停乱放 机器人来疏导
肖丹阳和张晋豪是重庆八中高二学生,设计的和谐社区建设者智能机器人系统,不仅能解决社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还能解决社区噪音问题,堪比有交警执勤。
“将这个机器人放在禁止停放车辆的区域,如社区的消防通道等,一旦有车辆进入该区域,机器人就会语音提醒车主该处禁止停车,并同时通知社区管理员。”肖丹阳称,目前机器人的测量范围比较小,一旦用于实际中,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扩大。
同时,这款机器人还可监控社区噪音,在该机器人身上装有一个分贝器,如果监测区域声音超过80分贝,机器人就会发送编码到便携式终端通知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我们这个机器人成本很低,只花了300元。”张晋豪说,他们发明的机器人很方便投入实际运作。在此次比赛中,他们的发明获得了高中机器人创造项目一等奖。
买货送货 智能采送员来帮你
“以后的生活都是网络化,上班族在回家路上就可以直接在网上点击离家较近的超市,选购商品,网上付款后智能采送员就可以把你选购的东西装好,并送到你家去。”人和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兢与同学一起发明的“智能采送员”,主要是帮老年人和上班族完成购物需要,给他们提供生活便利。
这个智能采购员,主要是个可以分拣货物、运输货物的机器人,其有用于识别路面的传感器,类似于人的眼睛;控制操作的主机,类似于“大脑”;摄像头等部件构成,当商家将消费者需要的货物以及消费者家庭住址的路径用程序输入其“大脑”中,它就可以在超市选购指定的货物,同时按照GPS导航提供的线路送到指定地点。
“目前,只能送到买家住房的电梯内,智能采送员还不会坐电梯。”王兢介绍,目前该智能采送员还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