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全球信息产业ODM领导厂商之一,产品涵盖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服务器、数据通讯、消费电子产品的纬创集团在成都的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据金模网CEO罗百辉透露,纬创成都制造基地投产同期,包括讯凯、联冠、尚达、宏骅等10家电子信息配套企业与双流县集中签约,项目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笔电散热产品、键盘、精密模具、触控产品等领域,合计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近年来,作为双流县主导产业“第一方阵”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迅速崛起,实现了产业规模、发展效益、品牌效应“三个飞跃”的突破提升,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该县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成为国内技术线路最多、研发平台最高、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分别被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评为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园区百强第一名。
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双流县今年将帮助现有企业积极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稳定和扩大生产,特别是要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同时将加快项目落地转化,加大对薄膜太阳能和光伏产业链缺失环节、核电辅助关键设备制造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风电整机产品配套、储能及动力电池等项目的引进,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确保全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
随着纬创成都基地的投产,“第二方阵”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仁宝、纬创等龙头电子信息产业和笔电及配套项目、物联网项目43个。
据双流县相关部门介绍,今年将重点在项目建成投产上见到实效,确保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要突出抓好仁宝一期、纬创一期投产达效,力争笔记本电脑年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同步推进仁宝、纬创配套项目的引进和落实,提高笔电产业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就地协作配套能力。物联网产业园要重点促进电信IDC中心、电子科大产业园等项目动工,确保微晶元高端制造基地一期、新易盛通信等项目主体竣工和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投用。
作为主导产业“第三方阵”的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产业,是支撑双流县“中雁竞飞”的独特优势。笔者从统计部门获悉,2011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907万人次、货运吞吐量47.7万吨,预计2016年将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80万吨。
[nextpage]在今年民航局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上,国家民航局提出国航、东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和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型机场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加快构建航空枢纽和完善航线网络,这是国家民航局首次将成都机场同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并列为同类型的国家级航空枢纽。而随着今年成都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投用后两座航站楼的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的需求,必将大力助推成都机场成为第四个国家级航空枢纽。
据测算,大型枢纽机场客运量每增加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直接创造800个工作岗位。双流县将进一步放大临空优势,力促越海物流、宅急送、UPS等项目,同时促进西藏航空成都基地、国航四机位大修机库、四川物流二期等项目
加快建设,力争公共保税仓、出口监管仓等项目主体竣工,中外运、富园物流、航枢大厦、新航站楼站前服务区等项目建成投运,确保全年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
从工业结构看,2011年,双流县的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仍然占据全县工业的半壁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均占全县工业的48%。
双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先毅表示,对传统优势产业,该县将通过抓增量,扩存量,促升级。对优势企业,将鼓励他们增资扩产,做大做强;对与新能源、新兴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将支持他们与主导产业加强协作配套,结链发展。对科技型、税源型、成长型中小企业,要通过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他们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对生物医药产业,将依托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生物医药板块,加大项目引进力度,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今年下半年,全国最大、拥有88片标准羽毛球场的四川双流羽毛球训练基地将投入使用,这是双流县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又一重大手笔。
天府新区的产业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为此,双流县将瞄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大力培育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同时依托该县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休闲旅游。
[nextpage]依托文化创意、体育赛事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体育赛事运营等新兴业态,加快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蓝顶当代艺术基地二期等项目建设,成功运作现代五项世界杯总决赛等重大赛事活动。
依托综合保税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临空商贸、电子商务、临空总部等现代商贸流通业,力促家乐福、沃尔玛商业广场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0亿元。
由于天府新区规划,农业生产规模将随着规划实施逐步缩小。为此,双流县将着眼结构做“减法”,通过在“一环一线”发展镶嵌式插花式景观农业和集中连片发展冬草莓、枇杷、葡萄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削减低效益、低品质农产品种植规模。
着眼效益做“乘法”,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打造、农超对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等途径,促进现代农业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多次增效。
着眼保障做“加法”,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产业是发展之基、跨越之本。落实市委“产业倍增”战略,实现“中雁竞飞”,核心就是要竞产业的速度、竞产业的规模、竞产业的质量。双流县将加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为产业倍增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基础先行、功能配套,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载体。随着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加速聚集,现有产业平台承载能力亟待提升。双流县将强化“筑巢引凤”意识,加快建设天府新区涉及该县的“一城五区”功能组团,切实增强产业吸聚能力和承载水平。
狠抓项目落地、动工促建,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后劲。双流县将紧扣项目建设这个核心环节,建立完善领导包联、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等机制,综合采取违约项目清退、激励政策挂钩、进度定期督查等办法,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尤其要加速推动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仪式上确定的46个、总投资1256.6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早出实物、早见成效。
坚持外引内扶、做强企业,筑牢产业集群发展支撑。近年来,双流县委、县政府坚持引进龙头项目与培育本土企业并重,先后引进了天威、南玻、汉能、德阳化学、天味实业等一大批重点优势项目,培育了川开、恩威、康弘、三强、金石东方等一大批本土骨干企业,造就了一大批勇于创新、执着开拓、责任感强的优秀企业家。该县将继续坚持“外引内扶”的思路,积极主动到全世界去招商,统筹抓好本地企业的培育扶持,力争形成更多的骨干企业。今年,要力促仁宝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川开、天威销售收入上50亿元,恩威销售收入上20亿元,新培育销售收入上10亿元企业3家。同时,要按照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年内力争新培育规模企业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