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锌酸盐镀锌各工序的影响

2012-02-1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前处理是保证镀锌层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除油、酸洗、水洗、活化和预浸等。待镀零件表面应当无油污,无锈迹,才能达到增强镀

  前处理是保证镀锌层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除油、酸洗、水洗、活化和预浸等。待镀零件表面应当无油污,无锈迹,才能达到增强镀锌层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力和提高镀锌层的耐蚀、耐磨性等。因此,加强镀前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除油。除油是否合格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从清洗水中提出来的工件表面的水膜,如果其表面水膜是连续的,则除油是合格的;如果工件表面出现水珠现象,这说明除油不良,必须重新除油。常用的有溶剂除油、化学除油、电解除油及超声波除油等。最好在酸洗后再作一次除油,但必须另设除油槽,或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化学除油。

  (2)酸洗。由于零件表面容易腐蚀生锈,腐蚀产物一般是金属氧化物,工件经除油后,表面的锈蚀产物不能去除,所以必须进行酸洗除锈工序,来保证镀锌层与基体的良好结合。

  对不同零件的基体材料需采取不同的酸洗方法。如碳素钢常用1:1盐酸浸蚀;弹簧钢宜用l5%的硫酸溶液酸洗;铸铁件应在硫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液中除锈。否则会造成镀不上或镀层钝化后在烘干时发生起泡等质量故障。

  此外,工件在酸液中浸蚀时难免会产生渗氢现象,如渗氢严重,镀锌后由于氢的逸出,也会使镀层起泡或脱落。因此,酸洗时间不宜太长,特别是高碳钢,因为其表面有碳富集区,使碳游离析出而附在工件表面,影响镀层结合力。

  (3)弱浸蚀。工件经除油和酸洗后,其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膜,它将影响镀层的结合力,因此,镀前需进行弱浸蚀,即活化处理。弱浸蚀液通常为5%盐酸,使工件表面产生微腐蚀活化作用,以露出金属的结晶组织,保证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4)预浸。由于锌酸盐镀锌液是强碱性的,如果工件经上述弱浸蚀、水洗后就进行电镀,此时其表面呈微酸性,与碱液反应时容易产生镀层发花,所以镀锌前采用509/L氢氧化钠溶液预浸,然后直接入槽电镀,既可减轻镀锌层发花现象,又可防止长期带人氯离子,引起对镀液的污染。

(责任编辑:张玲玲 )
下一篇:

ASCC 2025汽车供应链大会解锁海量资源!附少量免费参会名额

上一篇:

使用机械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