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2012年中国成电动汽车市场大国预测分析

2012-02-14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众多专家表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刻不容缓,但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国情
    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众多专家表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刻不容缓,但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扬长避短发展纯电动汽车 

    业内专业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两年将是关键期。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华表示:“在2011年法兰克福汽车展和东京汽车展上,外企将纯电动汽车所有的主流车全部推出,因为他们早已经垂涎了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们如果做纯电动汽车,就不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方建华分析说,“我们为什么非要背着沉重的包袱,赶不上别人,我们还要背着它做什么?如果我们再不迎头赶上的话,我们又会走上传统车那种技术引进的道路,这很可怕。” 

    对此,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和方建华在内的诸多专家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刻不容缓。 

    做不到刘翔跨栏就要学会脚踏实地 

    不少专家认为,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方建华分析说,我国市民开车的续航公里是150公里左右,而时速一般也超不过100公里,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已经能够满足需求。 

    杨裕生分析认为,零排放是未来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和技术目标,也是技术发展的依据,但需要较长期的奋斗才能实现,因此必然要有过渡产品和阶段目标。恰当的利用当前生产的电动汽车,重视利用现有成熟的电池,发展短期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汽车,需要容忍有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要提过高的汽车指标。 

    “为什么我们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孩子,非要强迫他去做到刘翔的110米跨栏呢?我们能够做到吗?我们不能做到。我们需要做到吗?我们的需求已经满足了,不需要了!”方建华亢奋地说道,“从技术目标上,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安全性,把安全、稳定放到第一位,使我们的电池能够像普通的电池去使用的话,那么我们的产业目标今天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很可能成为电动汽车市场大国 

    杨裕生一直都大力支持微型电动汽车的推广。关于十二五新能源汽车发展,杨裕生提出“3+1工程”。第一是大量发展微小型电动车;第二是采用增程技术,发展大众型汽车;第三是研究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 

    杨裕生分析说,用在小型电动车里的锂离子电池电池小、价格便宜、容易推销;第二是小型电动车技术积累较好,已经有小批量出口;第三,小型电动车可用220伏的民用电,可利用每月十亿多度的晚间低谷电充电;第四,使用维修方便,节能减排,并且可以抑制奢华的风气。 

    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恒龙也表示赞同,他认为低速微型电动车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因为它是低电压运作,安全性好;配备低功率电池组,控制技术成熟,安全性好、可靠性好;而且有相对成熟的各种零部件配套体系,而且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有着巨大的市场。 

    最关键是我国具备发展小型电动车的基础。

    据杨裕生分析,首先,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研制了小型电动车,价格在3万元左右,产品已经批量出口。一旦政府正式放开,就可形成可观的生产能力。其次,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发展,正在带动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的发展。再次,我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产业发达,全国两万多个经销商已经构成了遍布全国的废旧电池有偿回收网络。 

    陈恒龙也认为,从国家的策略来讲,国家要切实根据现有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状况、市场特点,制定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发展之路,否则将会重蹈燃油车的覆辙。 

    “我们要冷静、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我们的产品、做好我们的技术,遵循规律的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以市场和规模换取时间和空间,是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陈恒龙分析认为,目前在技术上弯道超车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应该大力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微型电动汽车,使中国成为电动汽车市场大国,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采编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汽车产业集中度首次提出明确指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