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首钢技术研究院开发的“一种解决连铸小方坯疏松缩孔偏析的轧制方法(ZL200510127844.3)”(82B)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82B系列盘条生产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大批量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均采用大断面连铸坯或模铸工艺路线和摩根五代以上轧机控冷与超强冷生产线进行生产。西欧最开始使用连铸小方坯路线,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疏松、缩孔与偏析问题,最终全部改为大断面连铸坯工艺路线,进行开坯两火成材生产82B盘条,使吨钢成本增加400元左右。首钢通过该技术已成功采用连铸130毫米×130毫米小方坯大批量生产出直径在12.5毫米规格以上的82B系列盘条,到目前为止,也是国内外同行中唯一一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特别是在生产规格大于14毫米的盘条时,该技术省去二次加热和二次开坯工序,生产的82B金属收得率最高,成材率大于98%,比其它生产方法成材率提高约2-5%,成本降低15-20%。经过几年开发,首钢在钢绞线用82B盘条系列产品开发过程中已向国家累计申请了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有8项已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首钢钢绞线用82B盘条系列产品,已形成大批量生产,并广泛运用于青藏铁路、津京城铁、京沪高铁、北京六环路、南水北调、奥运会鸟巢等国家重点工程,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一度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累计生产已达到400万吨以上。国内预应力钢绞线生产厂家使用首钢生产的82B制作的产品,已大批量应用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上,并批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1989年以来已进行了13届。首钢在历届评选中共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0项,获奖数量在冶金企业乃至全国各企业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