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模具企业对先进设备的引用、先进管理理念的实施、技术水平的提升、人才培训机制的健全,使得中国模具企业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国内模具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坚持三步走战略。
模具企业要走专精特路线
定位准确是发展的基础,根据企业的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准确确立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是当前模具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我国模具企业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专业模具厂也大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为了达到经营的目的,什么样的模具订单都可能接。模具专家罗百辉认为,现在国内模具企业的发展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不要盲目发展,也不要注重形式主义,要做“小而专、小而精”的企业。外资模具企业大多围绕汽车、电子、医疗等产业的模具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每个模具厂家都有自己的优势技术和产品,并都采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许多小企业,由于坚持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专业化生产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模具企业要发展,硬件是关键。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迅速发展,购买了很多先进昂贵的设备。投入很多,但不一定会有人用。先进设备的使用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了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还要有足够的订单,否则进口设备会被闲置成为“累赘”。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模具企业没有必要投入太多成本在购买设备上,设备够用就可以。目前很多企业在购买ERP系统,但是这些企业必须是具备一定规模的模具企业,例如南京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苏州汇众模塑有限公司等,并不是所有的模具企业都需要这样的系统。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就曾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结合企业实际,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联合开发,研制出以PDM为核心的CAD/CAE/CAM/CAT的C4P集成系统,进一步实现了CAD/PDM/ERP的集成,提高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速度和控制能力,提高了产品的研发能力。
进入一个地域前应充分了解市场再行动。很多外资模具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前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科学的数据作基础,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风。他们企业的选址、价格的设置都非常的科学,由此可见,成功的企业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在竞争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配套服务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模具企业更要注重销售人员培训,注重售后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创造美誉度,巩固开发市场。
模具企业要实施全方位质量管理与品牌经营
在模具行业市场竞争日异激烈的情况下,模具企业应积极主动找准占据市场的切入点,提出了“造精品模具,树民族品牌”的经营理念。为提高模具加工精度,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出效率,模具企业要适量投资购置进口数控设备,使加工效率成倍增长,产出速度明显加快,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硬件的投入到位,为保证质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模具企业要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精品模具”工程,倡导“狠抓质量造精品、深化改革求发展”的质量管理理念,广泛开展并全面贯彻落实以“产品设计、数控编程、加工制造、装配调试”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模具、精品检具、精品模型”展评活动,为综合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模具企业还应严格执行产品质量考核制度,抓现场工序质量问题,使产品实物质量有大幅度上升。模具企业在加强现场质量控制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下级单位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职能部门在质量控制方面“抓大事、干实事、多干事”。同时,现场质量检查人员要认真做到“坚持巡检、堵漏堵错、严格把关、帮助过关”,并实行“检查盖章(签字)责任追究制”,确保了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模具企业应该将产品当作一种趋势来做。这就要求企业快速、标准化并且制造流行。而要达到这些就需要企业能够建立快速的反应链,进行企业的优化管理,并能以客户为导向实现对市场的敏锐把握,练好内功,达到内外兼修。
模具企业要走联合发展道路
注重联盟的力量。中国很多企业喜欢单打独斗,但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能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扩大生产,要规模化,就要构筑全球化的网络,扬长避短,与供应商、渠道商、同行联盟。为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模具公司还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尝试由单纯的生产型工厂走向资本运营型企业。这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已在目前产业集群(模具产业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企业做得很好,例如葡萄牙的模具企业,通过和波音公司的合作,借此提升整个国家模具品牌的传播力,同样,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让国外出订单和图纸,由我国模具企业来完成设计及加工制作的具体操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改造,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