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盘点:2011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大事件

2012-01-03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在我们准备盘点2011年中国车市大事件时,发现不少事件并不仅仅是发生或作用于中国市场,而是与海外息息相关;而在我们回顾国际

  在我们准备盘点2011年中国车市大事件时,发现不少事件并不仅仅是发生或作用于中国市场,而是与海外息息相关;而在我们回顾国际车坛的大事时,也始终脱离不了中国的身影。毕竟,中国车市已经全球第一大,尽管它还不够强,同时也是拥有汽车品牌最多的市场,这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局面。最终,我们从事件新闻性、影响区域范围以及对未来的启示等角度,评选出了对中国汽车行业影响较大的十大件事,作为盘点之作。我们没有凑齐“十大”,因为这和谈论中国车市“第一大”一样——形式不是最重要。

  1、中国车市急刹车 外资仍滋润

  中国车市增速由上一年的30%以上降至5%以下,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但外资品牌依然活得很滋润,中国车市销量前三甲大众、通用与日产依然保持近20%的增长率,而本土品牌前三甲奇瑞、比亚迪与吉利却出现下滑或增长几乎停滞。这成为坏消息中的坏消息。

  *今年预计增2% 车市增幅或创12年最差业绩

  *自主品牌进入冬训期 销量目标难实现

  2、日本地震震动全球车市

  3月份日本大地震重创日本汽车工业,而零部件供应链的断裂使这场危机扩散至全球汽车业。丰田与本田在中国市场被通用与大众甩得更远,但日产是个例外。

  *日系车前10月销量跌18% 地震改写中国车市

  *地震影响持续发酵 日系合资车企受困减产

  3、众泰与沃蓝达电动车自燃

  发生在中国与美国的两起电动汽车自燃事件说明电动车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根本没有解决,但这两把火似乎并没有打消各国政府发展电动车的决心,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

  *众泰电动车自燃真相调查

  *众泰电动车自燃事故鉴定公布

  *通用CEO艾克森:沃蓝达电池或将重新设计

  4、北京、贵阳汽车限购令

  首都与一个西南边陲小城因为汽车限购而被相提并论。可见交通拥堵已经不仅仅是令大城市治理者头疼的事情,二三线城市汽车拥有量的激增使得许多购车者不仅没有享受到汽车带来的移动便利性,反而深受堵车之苦。从中央对地方政府限购的默许可以预见车市降温不可避免。

  *京城限购一年时间 交易量大幅下滑

  *贵阳限购汽车惹争议 限购对治堵效果有限

  5、萨博破产 中方收购失败

  欧债危机接着金融危机,欧洲市场流年不利,过于倚重欧洲市场的萨博没能幸免走向破产。破产前上演的一出由中国企业倾情演出的收购大戏,因萨博前母公司通用汽车从中阻挠而告终。回头看吉利收购沃尔沃算是万幸,如今这种机会已经很少。

  *萨博破产成定局 双庞或损失10亿人民币

  *通用彻底阻断萨博收购 双庞7亿投入恐打水漂

  6、中国车企出海与中国威胁论

  奇瑞、江淮和长城相继宣布在巴西设厂,长城还在保加利亚设厂,观致计划进军欧洲。欧洲媒体发出了“不要小看中国人”的提醒,称“德国人要小心”。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CEO马尔乔内亦提出中国威胁论,称中国车企将挤走其他竞争者,占领巴西市场。国外舆论对中国车企态度由挖苦迅速转为威胁论。

  *马尔乔内抛出“中国汽车威胁论”

  *长城汽车保加利亚量产在即 已开始投入试生产

  *观致汽车正式挂牌运营 首款车型2013年面世

  7、锦湖轮胎掺假与翻案

  锦湖轮胎被曝光违规添加返炼胶后,一开始并不承认产品有问题,但在媒体再次调查报道后,承认了问题并启动召回。但令人吃惊的是,没多久该公司又宣称产品品质没有问题,舆论哗然,但也仅停留在哗然的阶段。零部件制造与召回标准法规的严重缺失让世界第一大车市的消费者很受伤。

  *锦湖轮胎两次“变脸”

  *律师称锦湖轮胎巧设“召回批次”避处罚

  8、校车安全事故

  牵动全国人的校车安全事件将加速校车安全与标准法规的出台,同时将催生校车市场大蛋糕。这对国内客车企业是一个利好。

  *校车安全标准提高 “校车特权”启动多项修法

  9、新能源车获外资目录政策鼓励

  外商投资汽车整车制造不再受“鼓励”,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列入了“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目录。这体现了政府有意推动产业整合,同时鼓励自主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发改委:不再鼓励外商投资整车制造

 

(责任编辑:张玲玲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市场瞭望:巴西润滑油市场蓬勃发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