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价高涨后回调 市场偏空情绪升温
7月,中国铝锭贸易指数小幅返升,为46.5%,环比上周正差值7.4%,但仍处于平衡趋势线50%以下。进入下半年首月月初,信贷资金压力释放推动中国铝锭贸易市场活跃度和景气度回暖,但受周内加息拖累,后半周市场活跃气氛明显回落。
为了客观、明确地用数据反映中国铝锭现货贸易市场情况,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铝锭现货贸易商进行调研,从其成交总量、下游采购量、贸易商库存、资金流状况及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量化反映中国铝锭贸易状况。本期调研包含上海、无锡、杭州、南海、天津、沈阳37家大中小型电解铝贸易商,完成月成交量合计近27万余吨。
中国铝锭贸易指数-成交指数拐头上行,为41.9%,环比上周正差值11.6%,但依然未能突破平衡趋势线50%。受益于资金压力释放,且铝价持续高涨,推动中间商逢低买兴略有回暖,但夏季为铝锭下游加工企业传统淡季,订单量减弱拖累消费需求,从而整体市场成交有所增量,但幅度有限。
中国铝锭贸易指数-资金指数迅速返升至50%平衡线上方,为54.1%,环比上周正差值为12%。上半年银行业信贷考核任务已完成,下半年伊始,资金压力已逐步释放,企业流动性资金明显改善,从而提振调研期内资金指数的增长。然而,上周三晚间央行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一季一调”的加息如期而至,为遏制高通胀趋势资金压力仍将步步紧缩,而每逢月末将表现明显。
中国铝锭贸易指数-铝价预期指数急剧跳水下挫至32.4%,环比上周负差值为53.1%,空头氛围迅速升温。正如上期市场调研预期,铝价在本此调研期内暴涨2%,然后收到疲弱的中美经济数据拖累,铝价在本周一出现小幅回调,且全球经济复苏迟滞、中国通胀形势难以有效控制,拖累消费需求,从而形成铝价回调谨慎偏空的交投情绪。
电解锰企业用料呈多元碳酸锰矿进口力度加大
随着进口碳酸锰矿使用工艺的逐步成熟、氧化锰矿使用的逐步推进,国内电解锰企业矿石原料供应将更多元,碳酸锰矿进口力度加大。
据海关最新数据,2011年5月,我国进口锰矿环比增加17.4万吨,增幅15.38%。而值得电解锰行业注意的是,5月新增锰矿进口量主要来自以供应碳酸锰矿为主的加纳,进口量达26万吨,较4月增加了19万吨。进口的主要海关为南宁海关和天津海关,进口的电解锰企业则来自广西和宁夏。
据了解,电解锰企业使用进口碳酸锰矿基本不用对设备进行改造,但对磨粉的设备要求较高,投料也需反复验证重新配比。在氧化锰矿还原成本仍偏高的情况下,企业为缓解资源紧张难题仍首选使用能降低生产成本10%左右的进口碳酸锰矿。
另据了解,其实早在2010年年底,部分电解锰企业已开始进行进口碳酸锰矿处理工艺与技术的实验,经过反复实验企业已具备了使用进口碳酸锰矿进行生产的技术能力,这也是进口碳酸锰矿从2011年4月份开始逐渐增加、5月份激增的原因。因运输成本优势,广西电解锰企业进口碳酸锰矿的积极性更高,除此之外就是运用进口矿技术成熟的宁夏天元锰业。
随着进口碳酸锰矿使用工艺的逐步成熟、氧化锰矿使用的逐步推进,国内电解锰企业矿石原料供应将更趋灵活,企业将根据市场价格合理配比进口矿和国产矿,进口矿和国产矿的使用将在较长时间内并行。
2011淘汰铝产能加码规模近翻番但影响有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昨日公布了2011年全国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并要求落后产能确保在2011年底前彻底淘汰。文件中共涉及电解铝企业22家,产能合计61.86万吨/年。
从数字上看,此次淘汰的规模较大,较2010年的33.9万吨/年的规模接近翻番。这足以体现国家对于产业优化,控制节能减排的决心和力度。而从淘汰设备的类型来看,主要都是100千安及以下的小型落后能耗较高的预焙铝电解槽。
政府对于落后产能的调控力度加大有利于国内电解铝行业加快转型步伐,同时对于提高国内平均电解铝生产指标水平也有较大帮助,但调控产能仅占目前运行产能的3%,且关停时间要求在2011年年底,届时西部地区将有较多电解铝新产能投产,因此这批落后产能的淘汰对于国内电解铝市场的供应影响有限。
今年再生铝增量有限金属硅消费增速趋缓
受终端消费疲弱以及日本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国再生铝产量增幅有限,对金属硅的消费也将有所放缓。这是铝行业分析师张晨光日前在昆明召开,主办的2011国际硅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国百强硅厂洽谈会上就中国铝合金锭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主题演讲时发表的意见。
硅铝合金为金属硅最大的下游,2010年硅铝合金占金属硅消费总量的44%,而大部分再生铝合金都为硅铝合金,故再生铝产量的增长对金属硅的消费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再生铝产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达到了395万吨,年增长率接近30%。今年以来,再生铝产量增幅明显放缓,汽车销量增速回落、日本地震导致部分下游企业减产以及环保等因素都制约了今年再生铝产量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再生铝产量为428万吨,增幅仅为8%,远低于去年的27%。另据独家调研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铝合金锭企业开工率保持在7-8成,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夏天淡季的来临,开工率或将进一步下降。
综上所述,铝合金锭企业整体开工不尽人意以及产量增速回落将对金属硅消费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金属硅整体消费增速将有所放缓。
工业硅厂与再生铝企直接对话不畅未来合作强调固化
7月6-8日,由主办的2011国际硅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国百强硅厂洽谈会在昆明召开。硅产业链供需双方在会议上畅所欲言,对硅市场的现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此次会议上,隆达铝业副总经理郭军辉先生对目前工业硅厂与铝合金企业的合作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主题发言。隆达铝业为国内大型再生铝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配套于汽车发动机主机厂和热加工零部件厂,是一汽及一汽大众系统、上海通用部件系统以及在中国投资的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日系汽车制造厂直接材料的供应商。目前隆达铝业再生铝年产量已经达到12万吨,在河北保定、广东清远以及山东烟台都有工厂。
郭军辉在会议上表示,目前铝硅系列合金已经在工业、家电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工业硅加入至铸造铝合金中能够大大改善其强度以及铸造性能,当前再生铝企业主要采购441#硅以及553#硅,前者用于低压、重力用铝合金生产,后者应用于高压压铸用铝合金生产。而工业硅厂与再生铝厂家合作主要通过中间商从中运作,这种方式利弊共存,合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郭总列举了工业硅厂与再生铝企业合作中存在的六大问题。一、沟通不便。由于买卖双方很多都是靠贸易商在从中运作,供需双方很少直接交流。二、质量不稳定。供货质量有时差异较大,购买方还需花很多时间以及成本进行检测。三、原产地不可控。四、供应节拍不稳。供货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五、资源无法共享。六、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意识不强。铝合金作为工业硅最大的下游,本应该是非常紧密的两个市场,但目前双方仍在独立运行,沟通较少,缺乏互惠互利的意识。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郭军辉认为,工业硅与再生铝企业合作的模式应该有所转变,未来的发展也将向资源共享、固化合作的方向发展。工业硅与再生铝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加强供应链的紧密程度以及形成稳定可信赖的伙伴合作关系。同时还要拓展合作的宽度、实现全价值链的共享。未来工业硅企业、中间贸易商以及再生铝企业将形成固化合作,从而使得工业硅能够更好的满足再生铝企业的需求!
上半年锌市回顾:冶炼开工率走低
2011年上半年,国内锌冶炼企业的生产情况表现如何?根据调研统计的数据,上半年国内锌冶炼生产平均开工率为78.96%,较2010年同期的81.49%下降了2.53%。锌精矿供应偏紧是制约冶炼开工率的主要原因。
如图所示,2010年上半年,除6月份因锌价跌至年内低点,锌冶炼生产开工率低于80%以外,各月生产开工率均在八成以上。然而2011年,除1、2月生产开足八成外,以后4个月生产开工均在80%以下,与之相应的是国内锌产量增速的大幅放缓。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1年1-5月国内锌产量累计208.3万吨,同比增1.34%;2010年同期锌产量同比增幅则达到35.1%。上半年国内锌精矿供应紧张是制约锌冶炼生产的主要原因,湖南、辽宁、广西、河南等产锌大省锌产量均呈现负增长,境内企业纷纷反映原料供应形势严峻,企业原料库存走低。
原料问题对大型冶炼企业的影响尤为明显。从分享数据看,2010年上半年,大型企业平均开工率为86.17%,而2011年仅为78.41%。根据5、6月份的调研统计,5家大型冶炼企业中,满负荷生产的仅有1家,减产企业均受困于锌精矿供应。除了价格因素影响矿企出货积极性以外,部分省区整顿境内矿山也对当地锌冶炼企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据调研企业反映,下半年锌精矿供应形势会有所缓解,得益于矿山新扩建产能释放和锌价上升、资金压力下出货情况转好。然而国内整体原料供应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6月中国铜进口连降局面扭转环比增2.53万吨
海关初步数据公布,6月份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共28.00万吨较5月的25.47万吨增长了2.53万吨,同比增幅达9.92%。
5月进口铜数据公布之初市场一片哗然,由于沪伦铜价比值好转和保税库铜库存降至低位,市场普遍预期5月铜进口量将增长,但数据公布却意外下滑。6月数据的止跌回升说明对进口铜市场开始恢复的预计已经显现,根据我们与进口商的沟通了解到,6-7月期间陆续会有船货集中到港,从而进口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不过,由于智利罢工及下游消费进入淡季的影响,预计7月进口量增幅并不会超过6月,预计月进口量接近30万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