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十二五”零部件企业惟以自主创新谋突破

2011-01-0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如何发展?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如何发展?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零部件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是企业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形势依然严峻,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环境很不乐观。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后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量增的背后是结构失衡

  “十一五”期间,得益于我国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我国零部件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额实现持续增长,在汽车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总量增长的背后,是结构的失衡。

  以出口为例,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焱给出了一组数据。从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数量上看,自主品牌企业与合资、独资企业各占50%。从出口产品数量和构成上看,合资、独资零部件的出口量占零部件出口总量的30%,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70%,绝大多数是高端产品。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0%,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30%,绝大多数是中低端产品。从出口地区看,合资、独资企业的零部件产品主要出口到OEM市场,自主品牌企业主要出口到售后市场。

  出口量增长但是结构失衡,表明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还没有进入全球配套供应链。

  从研发能力看,多数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研发设施不完善、不系统,基本不具备控制类电子产品等核心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大批量供货能力。

  生存环境艰难

  在2010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很多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代表抱怨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整零关系是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抱怨最多的。很多零部件企业代表反映,整车企业向零部件企业转移风险,采用不正当手段“盗取”零部件企业利润,压款更是家常便饭,零部件企业苦不堪言,没有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

  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也引来很多抱怨。来自车用仪表行业的一位企业代表反映,2010年,在我国汽车市场非常好的情况下,大多数车用仪表生产企业产量大幅提高,但50%的企业利润不增反降,原因是激烈的价格战使很多企业的产品供货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

  还有企业代表反映,2010年,芯片等需要进口的高端汽车零部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

  一位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老总用“陷入僵局”、“何去何从”来形容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他概括了目前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状态:原材料涨价、整车厂压价、价格恶性竞争、外资打压。他呼吁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加快发展,以拉动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压铸头条丨小鹏G7采用前后一体铝压铸车身、压铸铝超高强钢异种金属高强度连接技术取得突破、“星空计划”首款车型 2027 年投产

上一篇:

青岛汽车产业去年产值过千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