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湘潭高新区:擂响建设“千亿园区”战鼓

2010-12-29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2010年12月25日,湘潭国家高新区在盘龙山庄大会堂隆重召开“千亿园区”动员大会,湘潭市委副书记史耀斌、市委常委阳祖耀、秘

  2010年12月25日,湘潭国家高新区在盘龙山庄大会堂隆重召开“千亿园区”动员大会,湘潭市委副书记史耀斌、市委常委阳祖耀、秘书长戴德清应邀出席会议,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乡、镇、村组及园区重点企业负责人约600余人参加会议。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肖克和做动员报告,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硕科主持会议。

  会上,肖克和首先回顾了高新区“十一五”的创业成果。“十一五”期间,高新区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5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41项,其它科技项目15项,申请专利734项,获得授权专利563项。2010年,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是2005年的8.8倍,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47% ,是2005年的5.5倍,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9.6%,是2005年的4.8倍。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聚集了如湘电风能、美国铁姆肯轴承、新能源投资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自主研发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并组建了24家企业(项目)参与的风电新能源产业联盟,产业链群不断扩张,新能源产业产值已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3。2009年3月,成功晋升国家级,并先后获得“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等6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肖克和在报告中对“十二五”进行了展望,“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将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以“坚定一个方向、提升两个能力、发展三大产业、实施四项战略”为内容的“1234工程”。 到2015年,力争突破主营收入过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值达750亿元,财政收入达40亿元以上。努力把湘潭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先导区、国际科技合作的承载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坚定1个方向。坚定将湘潭高新区在“十二五”期末打造成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方向。

  提升2个能力。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积极构建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精品钢材深加工产业链项目,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龙头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超常规发展能力。

  发展3大产业。一是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以风电装备产业为主体,支持太阳能光伏、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精品钢材深加工产业,发展管线管和汽车用钢等加工产业,三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 5MW海上风力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为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火炬园为基地的现代服务业和联运港区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

  实施4项战略。一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园区为载体,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成长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二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引进建立5个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将火炬园打造成国内一流科技孵化器。三是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国内战略合作,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世界500强、央企有效对接,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彰显国家高新区特质。四是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协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进集中安置区建设和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工程,创新社会管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史耀斌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千亿园区”,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湘潭科学跨越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高端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日益突出,我们要将高新区作为发展的战略引擎来打造。因此,必须加快做大做强高新区这一战略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新区管委会要牢固树立率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加大投入,争当全市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努力实现经济超速增长,产业发展跨越式提升,奋力实现建设“千亿园区”的目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他还表示,要在全市形成“千亿园区”建设的工作合力。一要完善相关政策。抓紧制定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从资源、项目、资金等方面全方位服务高新区发展。二是市直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积极实行简政放权,全面提高办事效能。三是要营造良好氛围。各级领导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加快高新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高新区及周边的乡、镇、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融入“千亿园区”建设的主战场,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化解矛盾,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各级新闻单位要加强对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宣传,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高新区建设的共识。

  当天上午,史耀斌与江南集团总经理齐振伟为上市公司湖南江南红箭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区揭牌。2010年1月,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重组成都银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9月,注册成立湖南江南红箭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湘潭高新区,主要从事内燃机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至此高新区内已有上市公司4家。江南红箭的加入,为“千亿园区”的建设添加了厚重一笔。

  随后,史耀斌一行参加了湘电新能源产业园的奠基仪式。湘电产业园整体规划4500亩,一期规划1800亩,力争2015年形成350亿元的产业规模。规划布局兆瓦级风电机组、5MW海上风机、偏航变桨系统、风电塔筒、电工风电电线电缆、风电电控部件和控制系统以及小风电等10余个风电装备项目,轻轨车辆、重型装备、碟式太阳能装备、设备修造、热电联供、模具制造等一批其它新能源装备项目,还将配套物流配送、物贸等辅业。湘电新能源产业园的奠基必将加快湘潭国家高新区“千亿园区”的建设步伐。

  建设“千亿园区”不仅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给高新区的重任,更是高新区寻求自身突破与发展的新起点,新挑战。前不久,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调整了湘潭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新增可开发面积38平方公里,加强了对高新区的领导,新的领导班子相继走马上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正在有序推进。高新区一系列鼓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也正式出炉,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湘潭高新区行政效能加快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即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无不昭示着湘潭高新区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天,湘潭国家高新区擂响打造“千亿园区”的战鼓,发展的航船已正式扬帆起航。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未来润滑油市场 石化企业为车企量体裁衣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