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做优现代服务业

2010-12-27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2010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比

  2010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比去年同期加快5.5个百分点。

  轻工业生产保持平稳,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加快。11月份,轻工业(规模以上,下同)增加值同比增长12.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3.6%,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1-11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6%和 16.7%。

  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处于低位。11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7.5%和4.9%,比上月加快1.1和0.3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比上月加快3.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1-11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

  东、中、西部地区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加快。11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16.1%和14.5%,比上月加快0.1、0.3和0.5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大省中,江苏、山东、广东、浙江、河南、辽宁分别增长14.1%、12%、15.7%、13.6%、16.8%和15.9%。1-11月,东、中、西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8.5%和15.4%。

  工业品出口形势较好。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28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月减缓0.9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1955亿元,同比增长26.2%,比2008年同期增长10.9%。另据海关统计,1-11月我国外贸出口额26773亿美元,同比增长36.3%,比2008年同期增长12.4%;其中11月份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

  工业投资增速略有加快。1-11月,完成工业投资86435亿元(11月份同比增长26.8%),其中制造业投资658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和26.1%,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和0.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8和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1%。

  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继续上涨。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6.1%,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分别上涨6.9%和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7%,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9.8%,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1-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增长9.6%。

  产销衔接基本正常。11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97.5%,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96.7%和97.8%,比上月回落1和0.1个百分点。1-11月,产销率为97.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2010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一:原材料工业

  2010年11月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1-11月,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增速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

  冶金:11月份,冶金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粗钢产量5017万吨,同比增长4.8%;日均产量167万吨,环比增长3.1%。1-11月,冶金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粗钢产量达到5.77亿吨,增长10.1%。

  钢铁进出口保持低位。11月份,出口钢材291万吨,同比增长2.5%;进口钢材138万吨,增长7%,进口钢坯8万吨;当月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55万吨。1-11月,出口钢材3970万吨,同比增长86.7%;进口钢材1502万吨,下降7%。

  铁矿石进口量有所回升,矿粉价格小幅回落。11月份,进口铁矿砂5738万吨,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25.5%,月度进口平均价格145美元/吨,比上月降低2.5美元/吨。1-11月,进口铁矿砂5.6亿吨,同比下降0.9%。11月30日,青岛港成份为63.5%的印度铁精矿粉价格为1210元/吨,比上月末提高55元。

  钢材价格小幅波动。11月末,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4.51,比上月末上涨3.19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月末6.5mm普线、16mm螺纹钢每吨价格分别为4560元和4552元,比上月末上涨220元和251元;10mm中厚板每吨价格4677元,比上月末上涨45元;0.5mm冷轧薄板、0.5mm热轧薄板每吨价格分别为5705元和4982元,比上月末上涨72元和25元。

  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1月末全国主要城市钢材库存1306万吨,环比下降9%。其中,螺纹钢、线材库存分别为421万吨和98万吨,环比下降16.8%和22.6%;中板、热轧板库存分别为137万吨和502万吨,环比下降4.3%和2.5%;冷轧板库存为147万吨,环比增长1.8%。

  有色:11月份,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9万吨,同比下降1.9%;日均产量8.97万吨,环比增长5.8%;其中电解铜产量为44.3万吨,同比增长4.5%,电解铝产量为118万吨,同比下降14.1%。1-11月,有色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892万吨,增长18.9%,其中电解铜、电解铝产量分别增长12.6%和22.6%;氧化铝产量增长24.8%。

  铜、铝进口量均有回升,氧化铝进口量有所回落。11月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5.2万吨,同比增长21.2%,环比增长28.5%,月度进口平均价格8388美元/吨,比上月提高415美元/吨;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7.6万吨,同比下降36.8%(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环比增长7.9%;进口氧化铝27万吨,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40%。1-11月,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95万吨,同比增长0.7%;未锻造铝及铝材87万吨,下降60.4%;进口氧化铝390万吨,下降18.5%。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11月份,国内市场铜、铝现货月度平均价分别为63747元/吨和16221元/吨,比上月上涨1040元和153元,环比增长1.7%和1%。期货方面,本月有色金属价格月初持续走高,后期振荡下行,11月11日达到2008年4月以来的高位。11月30日,上海市场铜三个月期货价格为62660元/吨,比上月末上涨200元,铝、锌三个月期货价格分别为16375元/吨和17515元/吨,比上月末下降190元和2045元。

  建材:11月份,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统计,当月水泥产量1.76亿吨,同比增长16.4%;平板玻璃产量5668万重量箱,增长11.7%。1-11月,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水泥产量16.9亿吨,增长13.9%;平板玻璃产量6.08亿重量箱,增长16.1%。

  水泥价格小幅上涨,平板玻璃价格平稳。据建材工业联合会统计,11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359元/吨,比上月上涨22元/吨,环比上涨6.4%;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81.7元/重量箱,与上月持平。11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663万吨,同比下降35.6%;平板玻璃库存1570万重量箱,增长10.4%。

  化工:11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比去年同期回落21.1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烧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3%和3.3%,纯碱产量下降1.5%,农药、化肥产量分别增长22.2%和4.3%。1-11月,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乙烯、烧碱和纯碱产量分别增长35.5%、13.3%和6%;农药、化肥产量分别增长20.6%和4.7%。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涨多跌少。在中国化工网监测的68种化工产品中,11月份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的有36种,占52.9%;呈现下跌态势的有19种,占27.9%;维持平稳的有13种,占19.1%。据石油化工联合会统计,11月份,硫酸价格为610元/吨,比上月上涨190元/吨;天然橡胶价格为34750元/吨,比上月上涨4790元/吨;尿素价格为1990元/吨,比上月上涨70元/吨。

  2010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二:装备工业

  2010年11月份,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比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9%和18.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7.4%和18.2%。1-11月,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2个百分点。

  出口继续快速回升。11月份,装备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6.4%,增速与上月持平。1-11月,装备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9.8%,比2008年同期增长10.5%。另据海关统计,1-11月,机电产品出口8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部分投资类产品生产增速回落。11月份,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9.6%和32.3%,压实机械产量由上月增长23%转为下降33.5%;水泥专用设备产量由上月增长38.7%转为下降9.1%,炼油及化工专用设备产量增长20%;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金属切削机床增长44.9%。1-11月,挖掘机、装载机和压实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5.1%、48.7%和35.3%;水泥、炼油及化工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45.5%和31.8%;金属成形机床、金属切削机床分别增长21.5%和32.3%。

  汽车产销形势良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月份,全国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175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1%和26.9%,环比增长13.7%和10.1%。1-11月,汽车产、销量均为164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4.1%。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四个月提升。11月份,销售1.6升及以下乘用车93.9万辆,环比增长11.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1%,比上月增长0.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市场份额已连续4个月回升。

  企业库存处正常水平。11月末,汽车库存60万辆,比月初增加5.8万辆;其中乘用车库存37万辆,商用车库存23.1万辆。

  另据商务部统计,11月份,全国共办理以旧换新补贴车辆6.3万辆,环比增长66%,单月补贴量创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新高。1-11月,全国共办理以旧换新补贴车辆近34.7万辆,发放补贴资金49.7亿元,拉动新车消费382亿元。

  船舶工业生产形势较好。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56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6398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的2.8倍。截至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936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上升5.9%,其中出口订单占85.3%。

  大型农机生产增速放缓。11月份,大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增长31.4%,增速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中型拖拉机产量由上月增长22.2%转为下降11.1%,小型拖拉机产量增长32.4%;农作物收获机械产量增长60.4%;场上作业机械产量增长50%。1-11月,大型拖拉机产量由去年同期增长25.6%转为下降3.5%;中型拖拉机产量增长7.4%,农作物收获机械产量增长6.9%,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1.7和47.4个百分点。

  2010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三:消费品工业

  2010年11月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与上月持平;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1-11月,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去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3%,比2008年同期增长15.3%。

  轻工:11月份,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7.3%,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1-11月,轻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6.6%;出口交货值增长24.9%,比2008年同期增长16%。

  食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食品、饮料制造业分别增长15.3%和14.6%,比上月加快3.6和1.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小麦粉增长11.7%;饮料酒和软饮料分别增长12%和17.7%,肉类和乳制品分别增长24%和14%。

  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渐趋稳定。11月份成品糖产量63.6万吨,同比下降7.2%。11月下旬以来,随着广西、云南等甘蔗主产区陆续开榨,新榨蔗糖的入市,有效地缓解了市场供给紧张局面,蔗糖价格趋于稳定。11月30日产、销区价格分别达到7000元/吨和6900元/吨,比上月末回落250元/吨和700元/吨,降幅分别达到3.4%和9.2%。

  家电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在重点监测的12种家用电器产品中,11月份有4种产品增速超过20%,家用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产量和家用电热水器同比分别增长29%、33.6%、23.7%和33.8%。1-11月,家用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产量分别增长28.4%、40.3%和29.4%。据商务部统计,1-11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6730万台,实现销售额15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8倍。截至12月9日,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新家电销售3002万台,销售额达1127亿元。

  造纸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纸浆进口价格平稳。11月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同比增长8.8%。当月纸浆进口均价为788美元/吨,增长34.4%,与上月持平。

  纺织:11月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17.9%,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8%、23.1%和16.6%,化纤增长12.2%。1-11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8%,比2008年同期增长12.1%;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8%、19.2%和19%,化纤增长14.4%。

  国内棉花价格回落。11月末,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26164元/吨,比上月末下跌596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77.3%,但进入12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对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的影响待进一步观察。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为36800元/吨,比上月末上涨2300元/吨,同比上涨75.2%。聚酯切片、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价格分别比上月末上涨775元/吨、1250元/吨和1450元/吨,环比增长7.2%、9.7%和10.3%。

  医药:11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1-11月,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中,化学药品原药产量204万吨,增长20.1%;中成药179万吨,增长23.4%。

  烟草:11月份烟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比上月回落7.3个百分点。1-11月,烟草行业增加值增长11.9%;生产卷烟22404亿支,增长3.5%。

  2010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四:电子制造业

  2010年11月份,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1-11月,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24.7%,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22.8%;手机产量增长34.4%;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2.4%;彩电产量增长6.8%,其中液晶电视机增长29%。

  出口交货值稳步增长。11月份,电子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54亿元,同比增长16.9%。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9.3%,彩色电视增长18.6%,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长16%。1-11月,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6.1%,比2008年同期增长16.1%。

  2010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之五:能源保障

  煤炭:11月底,全国统调电厂存煤5958万吨,比上月末减少318万吨,平均可用17天。截至11月29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585万吨,比11月1日减少122万吨;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格为800-815元/吨,比11月1日上涨40-45元/吨。

  电力: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5.6%。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37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其中火电增长13%;水电增长17.5%。

  石油:11月份,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1.8%;进口量增长22.1%(10月份下降15.3%),环比增长27.6%;原油加工量增长10.3%,其中汽油、柴油产量分别增长2.1%和13.7%。1-11月,原油产量1.86亿吨,增长6.6%;进口量2.2亿吨,增长19.8%;加工量3.85亿吨,增长13.6%。

  国际油价震荡上行。11月份,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度平均价为85.33美元/桶,比上月上涨2.63美元/桶;三个月期货价格在11月30日收于85.6美元/桶,比上月末上涨2.3美元/桶。

  做优现代服务业(组图)

  2010-12-27 05:12: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转型升级在宁海

  做强工业经济

  做强工业经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宁海积极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和“6﹢6”产业导向,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改造提升,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并通过环保倒逼机制,促使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6”产业导向实施后,模具、文具、汽配等六大传统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新能源、数控装备等六大新兴产业逐渐壮大。传统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文具产业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称号。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迅猛,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步伐加快,全县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LED电机和其他节能绿色环保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资本市场宁海板块风生水起,双林股份、东方日升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宁海县县长褚银良说:“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和利益,也要舍弃不环保和增加历史欠账的GDP,要有壮士断腕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清洁生产加快推广。县里把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促进手段,重点选择电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食品等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排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共有70家企业通过审核验收。其中80%重点用能企业已实施和正在实施清洁生产。同时,对造纸、电镀、砖瓦窑、小火电、铸钢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专项整治,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

  工业循环经济稳步发展。先后出台《宁海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宁海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以国华电厂为依托,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基本消化了电厂的衍生物,利用率达到90%以上。海螺水泥、北新建材、宏韵建材、七超板业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目前年利用粉煤灰46万吨、脱硫石膏35万吨、煤渣10万吨。此外,各种再生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年回收各类废旧物资25万吨左右,60%以上供应给县内利废企业,全县直接利用再生资源作原料的工业企业50余家。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中国首批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地,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省级生态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63位……一个个闪亮的桂冠,挂在宁海的荣誉榜上。

  这张荣誉榜,映衬的是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共赢互促的发展样本宁海。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宁海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工业经济,做优现代服务业,做特生态农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7亿元,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0.6亿元,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均增长11%。

  宁海县委书记王剑侯说,建设生态文明,争创国家生态县,最核心的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十二五”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宁海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转型,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努力推动“生态立县”向“生态强县”的战略性转变。

  做特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在宁海风生水起。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宁海坚持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基地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筑“蓝色东部”和“绿色西部”的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了“茶叶、土鸡、西瓜、无公害蔬菜、柑橘、竹笋”等6大主导产业和“胡陈洋芋、宁海白枇杷、香榧、红阳猕猴桃”等4大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初见雏形。

  根植于生态理念的循环农业脱颖而出。宁海按照“生态立县”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围绕效益农业主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产业化经营,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荣获“省级生态县”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称号。在宁海的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环环紧扣,形成了“三级循环农业体系”,生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已被列为国家级创建项目,宁海县的区域性混合型循环经济模式被学术界定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五大模式之一。

  传统农业正在脱胎换骨,通过“接二连三”的路径,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得到迅速发展。针对县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宁海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东部沿线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主线的茶山旅游休闲基地为中心,着重打造沿线100公里的九大千亩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基地;西部沿线以梁皇山生态林休闲基地建设为中心,着重打造沿线200公里的九大万亩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同时以“环三门湾百里经济林长廊”为主线,结合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沿线的水果经济林、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宁海特色的观光农业精品园。

  东方日升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

  宁海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启动实施了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十大产业”,积极搭建“十大平台”,扎实推进一批服务业功能区块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例大幅增加。

  针对宁海的资源禀赋条件,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宁海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并倡议设立“中国旅游日”,提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19”设为中国旅游日,此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2010中国体育论坛,宁海成为国家体育论坛永久会址。

  一批旅游项目得到开发,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森林温泉度假村、东海云顶、许家山、东山桃园等一批新景区景点建成开放,宁海湾游艇俱乐部、“十里红妆博物馆”、第一尖滑雪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徐霞客古道为依托,形成了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6条旅游带,即东部山乡古村体验之旅、温泉滑雪健身之旅、徐霞客古道乡村风情之旅、三门湾农渔风情体验之旅、环宁海湾海陆休闲运动之旅、西部森林养生之旅等。

  旅游品牌形象日益凸现。宁海相继获得“中国首批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浙江省十大生态名城”、“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和“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等称号。前童古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伍山石窟景区被授予国家矿山公园资格,森林温泉被授予“中国十大温泉基地”称号,宁海湾游艇俱乐部是我省首家经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游艇项目,宁海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宁海将大力推进“大森林、大景区”建设,推进全城绿化,全民绿化。围绕“长三角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积极构建山水相衬、海陆互动、县域一体的旅游健身体系,打造县域生态旅游“大景区”。

  与此同时,宁海还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宁波南部现代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等。按照“拉开框架、重塑功能、提升品质”的要求,加快了六大重点功能区块建设,新世纪现代商贸商务区、物流园区、模具城工贸区等重要功能区块开发扎实推进,城市综合体、会展商务、物流园区、汽车交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正在搭建。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镁合金压铸最先进的技术是什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