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七个建议力促中国模具产业未来发展

2010-12-14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模具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自1998年3月国务院颁布《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以来,模具工业一直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国家也给予了一些鼓励和扶持政策。在国家支持下,虽然我国模具产值已是世界第三,但总体水平仍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模具工业在我国仍旧还是幼稚工业,模具进出口逆差每年超过10亿美元。随着我国加入WTO,模具出口前景越来越好,我国模具工业还需发展得更快些,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模具工业要发展得更快些,就需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是最主要的。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提出发展模具产业的措施意见和政策建议如下:

  1、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建议借鉴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个振兴法(振兴措施)的制订及实施的经验,针对我国需要振兴的模具等行业,制订我们的法律法规。配合新制订的法律法规,采取政府干预和经济扶持政策,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立法形式在金融、税收、技改等方面给予支持。

  鉴于模具产品净增值率高,模具企业增值税税负比机械工业其他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倍,因此建议减轻模具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或继续执行先征后返政策,或降低增值税税率,例如从17%降为5%-10%。

  鼓励对发展模具的投资。例如投资模具厂的建设资金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对模具企业引进关键设备及生产模具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实行减免进口税来鼓励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引进等。

  2、加快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模具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进出口结构等方面。“十二五”期间应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调整,使之逐步合理化。例如鼓励专业化、商品化生产,鼓励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鼓励主辅分离,使模具生产从附属走向独立。

  3、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模具产业链集群

  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能力的模具生产集聚基地(或叫模具城、模具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地区性的较为配套的模具生产产业链。另一方面建议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积极引导,形成以现有较大实力和较高水平的企业领头的地区性汽车模具制造网络。网络是一个企业联合体,或叫战略联盟,有共同的技术平台,有紧密的协作关系,可按虚拟企业运作,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如果获得成功,2011年至2020年期间可在行业内逐步推广。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2025Mining metals

上一篇:

外资近身竞争 本土模具产业亟需升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