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我国铸件出口中小铸造企业的发展趋势

2010-09-24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从2000年起,我国就是世界铸件生产的第一大国,2007年年,全国的铸件产量就达到3127万t,占世界铸件产量的1/3,
   从2000年起,我国就是世界铸件生产的第一大国,2007年年,全国的铸件产量就达到3127万t,占世界铸件产量的1/3,其中出口铸件277.4万t, 占当年的全国产量的8.9%(本人认为这个数据应该不包括间接出口,如加工铸件、机器设备上的铸件等)。

    一.今年 铸件出口的形势
    在经历2008年金融风暴,2009年铸件出口低潮后,今年的铸件出口迎来了恢复性增长,从目前的出口情况看,今年的外贸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 非美地区铸件出口恢复较快。

    2. 从产品上看,金具类铸件上半年增长较快,达到同期最高水平。矿山机械类铸件从今年2季度开始,有了较快的恢复;农用机械类铸件成了新的增长点;工程机械类相对慢点。

    3. 价格竞争更加激烈。由于整个世界经济还处在恢复性的增长阶段,各国采购商纷纷压价。另一方面,国内众多外贸公司经过09年的出口下滑后,纷纷调整自己的利润预期,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4. 由于价格竞争和劳动力的紧缺,铸件采购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5. 宁波地区由于高温和节能减排,从7月份开始对境内的铸造企业,实行限电措施(开二停一),造成短期的精密铸钢件供应短缺。

    6. 由于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比较复杂,从可见的情况看第三季度甚至年内铸件出口形势应该都比较乐观。而国内铸件的需求,因为受国家下半年对产能的压缩,可能会有所下降。

    二.铸造发展的方向
    我国虽然是铸件生产大国,但一直不是铸件生产强国,客观地说,我国多年来,铸造业主要还是靠牺牲环境和低劳动力成本换来的,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把铸造列为高能耗高污染限制发展行业,但在有的地区已经开始采取了限制措施,如目前的宁波地区、常州地区等。减少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是国家目前和今后的基本策略,所以对于目前的铸造企业光靠增加产量来提高效益已经不现实了。对于目前的铸造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以减少人工消耗、减少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出发,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供参考:

    1.提高机械化程度,对于中小企业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上一些简易的造型线和上砂设备,尽量减少人工造型;对于批量较大的产品,做一些简易清理和打磨设备。

    2.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工艺新方法主要针对产品而言,工厂要研究产品,究竟哪种工艺最适合了,所谓的适合,就是成本最低,质量合适,消耗最低,效率最高。不是那种工艺都适合所有的产品,也不是那种产品都适合所有的工艺。
    宁波地区是水玻璃精密铸造比较集中的地方,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紧缺,不少企业已经在用壳型铸钢在部分产品上代替失腊铸造,据工厂测算,在造型方面可以节约70%以上的劳力,铸件平均可以节约1000元/吨的成本。在省内的一个铸造企业用壳型生产箱角铸件,100多人的企业,每年可以生产2-3万t,可见效率之高。
    现在消失模铸造也是热门的话题,但消失模在球铁上应用成功的事例还不多,尤其在加工比较多的情况下,但对于加工不多,对铸件尺寸要求较高情况下,成功的事例还是很多的,尤其对于部分装配孔直接铸造代替加工方面,可以大大提高铸件的价值,本公司现每年出口由消失模生产的球铁件在300t以上,相信今后还会有较大的发展。消失模铸造大大地改变了传统铸造的环境,减少了工人在造型过程和清理打磨过程中的体力消耗,也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3.提高铸件的内在和外在质量。尤其许多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和质量控制手段,不注重铸件的外观质量,这样的产品在市场当然只能卖低价,低价产品相对而言必然就是高能耗产品。

    4.发展铸件加工。对于一些中小铸造企业而言,与其增加铸件的产量,不如上一些加工设备,加工可以提高铸件的附加值,作为铸造厂,配套加工任务不用愁,同时也因为你具有加工能力增加了的竞争力。

    总之,中国有几千年的铸造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离铸造强国还相差很远,现在又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紧缺、高耗能高污染、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的严峻局面,不管是做内贸还是做外贸企业,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针,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才能在这个市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李英 )
下一篇:

2025杭州国际安防产品展会(杭州安博会)团队走进石家庄宣传

上一篇:

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共荣共赢——贾成炳理事长粤港访问纪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