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高素质劳动力奇缺 锻压产业升级受阻

2010-09-18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问题非常严峻,”中国锻压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金忧心忡忡,锻压产业奇缺高素质劳动力,
      “问题非常严峻,”中国锻压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金忧心忡忡,锻压产业奇缺高素质劳动力,一些锻压企业甚至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人,生产线只能停工。
  9月7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市紫竹院路甲32号的中国锻压协会,张金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锻压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节能降耗,就必须要用新办法、新思想、新人才,必须要解决高素质劳动力短缺问题。
  产业人才短缺火烧眉毛
  一个月前,张金曾就此事专门写信给温家宝总理。
  “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张金认为,如果人才短缺问题再拖上20年,那么,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我国锻压产业将会付出巨大代价。“思想落后,工艺落后,管理落后——很多企业将会倒闭,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将越来越落后。”
  “山东通裕集团有限公司上了一台万吨级液压机,需要冶炼人才、锻造和热处理人才,但国内就是找不到,没办法只能到国外找,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企业非常苦恼。”张金告诉记者,锻压行业类似找不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企业非常多。
  前不久在上海考察时,张金看到有一些锻造企业的生产线停工。“他们并不是因为没有订单,没有市场,也不是因为限电或设备有故障,而是因为没有产业工人!”
  据张金介绍,目前国内锻压行业高素质劳动力非常紧俏,企业招聘车间班组长,有的自由锻工种的月薪达到1万~1.7万元,模锻的达到7千~8千元,即便如此还是招不到。被逼无奈,企业也只能到处挖人,而从国外引进人才现在也是困难重重。
  张金说,协会曾计划邀请日本一位65岁的老专家到中国来,为国内的几个企业做3个月的顾问,原本已与其本人谈妥,但后来其所在的日本企业不同意他过来,最后,甚至都不允许他到中国来讲学。
  “在第三届亚洲锻造会议上,我们将联合几个企业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在海内外招聘高水平人才。”张金说。
  高素质劳动力无处可求
  那么,到底缺什么样的人才呢?
  据张金讲,锻压行业当前主要缺乏三方面的人才,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其中高素质劳动力尤其紧张。
  锻压产业中小型企业比较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企业包括老总在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很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张金举例说,如许多管理者还没形成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理念;尚未完全掌握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一些国际认证标准的执行上打折扣;缺少一些现代化的基本技能,对信息化、市场化的认识还不够。
  与此同时,尽管行业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但专家型的人才却并不多。“他们的标志是拿到一个零件或产品,就可以干脆利落且很有把握地判断出它的工艺步骤来。”张金说。
  他分析说,这种短缺,既缘于技术人员教育滞后导致开发性、开拓性和决断性人才较少,也缘于学员现代技术手段欠缺,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懂模拟技术,不注重积累物理实验数据,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此外,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较低,而企业也不甚重视。“协会这些年组织了一百多位专家撰写资料,但企业不肯给技术人员买,而技术人员也不愿自掏腰包去买去看,致使很多行业书籍甚至无人问津。”
  至于产业工人,张金认为,一方面现在的劳动者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观有问题,宁愿待业也不愿沉下心当技术人员、高素质工人,此外工人待遇目前还是偏低,尤其是锻压产业,素有“脏、苦、累”的“恶”名。“但也不是都低,很多企业车间班组长的月薪七八千元,可尽管工资高也没人愿意干啊,这还需要就业理念的改变以及社会对体力劳动者的承认。”
  他告诉记者,国外普通的锻造产业工人月薪1万~2万元人民币。“未来我们也会达到这个水平,除了管理层,体力劳动者跟普通脑力劳动者的待遇不能相差很大。未来社会走到这一点才比较正常。无论怎样,高素质的劳动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产业大军必须要放到重要位置。”
  职业教育需厘清思路
  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我国的行业协会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任,锻压协会也不例外。自成立以来,该协会就一直很关注人才问题,但当初关注的重点只是管理者和技术专家。
  但除了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行业现在更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于是,针对企业需求,锻压协会从2007年开始为行业培训高素质劳动者。2008年协会还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筹办了中国机械中等专业学校,并建立了锻压协会行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建校思路非常简单。”张金坦言,锻压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持续的转型升级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产业大军来支撑,但事实上,符合需求的工人越来越难找。也正因此,其建校目标也极其明确。“我们建的是工人培训学校,而非培训技术人员的中专、大专,因为行业的进步更多地来自于产业大军。”
  在张金看来,尽管很多年前就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在执行过程中脱离了最基本的思路,反而用大学教育的思路来办职业教育,以教育办教育,结果往往是学校很大,专业很多,但却没能跟企业挂钩,跟行业联系也不紧密。而由于没能跟产业需求结合起来,其教材不是来自一线的需求,教育的主体思想与文化也不是来自于产业。
  大学教育培养的是综合素质,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素质,以为企业服务为主。“除了培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外,更重要的还要有企业、产业文化教育和技能培养。”
  “我认为职业学校不应建得太多、太大,更不应套用高校模式,应根据地域要求、行业需求等,与产业紧密联系,将师资集中在某几个专业上,同时,教材的更换频率一定要快,要与产业发展步伐相一致。”张金说,要知道,企业重视的是工人能不能干好、是否具备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希望国家能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要求。在写给温家宝总理的信中,张金建议,企业的销售和产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必须要有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义务。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让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比如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来支持职业教育学校,或者积极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接收学校培养的学生,还可以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展招工招生联动。
  “职业教育要基于行业企业的需要,不但能提供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更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培养学员的产业意识,使他们在学校就能接受产业的现实和文化!”张金强调。
(责任编辑:刘丹 )
下一篇:

第24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5月在渝举行

上一篇:

共同目标 共同期盼——做好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东道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