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国内制造业的最新发展

2010-07-27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虽晚,但势头非常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再制造中心之一,而且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开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虽晚,但势头非常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再制造中心之一,而且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开发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再制造政策方面。1999年6月,徐滨士院士在中国西安召开的“先进制造技术国际会议”上作了《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技术》的特邀报告,在中国率先提出“再制造”的概念。

    2000年,“再制造工程技术及理论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列为“十五”优先发展领域,标志着再制造的基础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认可;2005年,“资源循环型制造与再制造”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列为“十一五”优先发展领域,再制造的学术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005年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再制造成为制造领域的优先发展主题和关键技术之一。

    2005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21、22号文件明确表示国家将“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并把“绿色再制造技术”列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的关键、共性项目之一”;11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公布了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领域及企业名单,再制造成为4个重点领域之一,发动机再制造企业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被列为再制造重点领域的试点单位。

    2006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家发改委上报的《关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及有关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上批示:“同意以汽车零部件为再制造产业试点,探索经验,研发技术。同时要考虑定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全国14家企业作为新一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企业”,其中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奇瑞等整车制造企业和潍柴、玉柴等发动机制造企业。

    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生效。该法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并规定“销售的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制造产品”。

    2009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循环经济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等领导出席,特邀9名循环经济领域的院士和企业家出席会议。徐滨士在会上做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的发言,重点介绍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区别于国外再制造的主要特征、自主研发的再制造高新技术在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应用情况、再制造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再制造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内容。徐滨士院士的发言受到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视,不断插话、提问题并讨论,表现出对再制造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李英 )
下一篇:

压铸头条丨小鹏G7采用前后一体铝压铸车身、压铸铝超高强钢异种金属高强度连接技术取得突破、“星空计划”首款车型 2027 年投产

上一篇:

上半年有色行业状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