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拉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方县和市直各有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园区一班人找准优势、创新思维,下大力气紧抓特色产业、品牌园区、高效服务不放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自2003年7月开园以来,合同引资227.13 亿元。现骏泰浆纸、娃哈哈、汇源果汁等11家企业已投产,塔尔油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已试产,怀化(新加坡)生态工业园、中德合资镁合金新材料应用等5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回顾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找准优势,谋划大产业,引进大项目
立足怀化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是园区一直致力开展的工作。园区成立之初,我们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做好园区的产业定位,使园区能尽快引进几个象样的项目,把声势造起来,把架子搭起来,把经济实力提起来。但园区发展讲究大而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分析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要抢占加快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自身交通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区域竞争优势,走农产品加工之路。我们确定林纸、食品为园区主导产业,把招商的目标锁定在与这两大产业相关的国内500强企业、工业企业500强企业、民营企业200强企业上,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核心项目。
当闻知泰格林纸集团正在邵阳、常德等地选址建设林纸一体化项目时,园区积极准备有关资料,迅速与泰格林纸集团联系,并向时任省政府经济顾问陈德铨同志作了汇报。在陈德铨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总投资43.5亿元的泰格林纸怀化40万吨纸浆项目顺利签约入园,此时距园区开园尚不到4个月时间。骏泰浆纸的进入,不仅圆了怀化人30年的林纸梦,也提振了园区加快发展的信心。项目于2008年9月投产,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年创税收2.63亿元,可带动相关26个产业的发展,创造近万个就业机会。今年4月28日,总投资18.93亿元的泰格林纸集团35万吨高档液态包装项目落户园区,为骏泰浆纸的下游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年创利税3.82亿元。
与此同时,园区食品产业招商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果汁”,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 “娃哈哈”,都为怀化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资源优势所吸引,先后在园区设立生产基地。其中娃哈哈项目年可实现销售额6亿元,创税收5000万元。
核心企业的进入,产生了伴生效益,吸引了相关企业进入,加速了林纸、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目前,骏泰浆纸的配套项目塔尔油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已试产,海联食品、金珠米业、小丫丫食品等食品项目已投产。
新三年,园区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的延扩。德国驶多飞集团联手深圳宝惠丰电子有限公司,依托怀化丰富的矿产资源,投资4.25亿元,建设中德合资镁合金新材料应用项目。项目于2010年4月18日破土动工,将用5-10年的时间打造成镁合金材料及应用零配件制造中心和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发实验中心。
园区始终坚守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底线。几年来,园区婉言谢绝了12个与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不相融的项目,投资总额达20亿元。
二、创新思维,构筑大平台,打造大品牌
做好招商引资,需要良好的平台,需要品牌效应。相对于发达地区园区而言,怀化工业园区地处内陆,且成立时间不长,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必须解放思想,巧借外力。
建园之初,我们仅有50万元家底。但资本逐利的天性告诉我们,只要有相对利益,就会产生吸引;只有做出特色,形成优势,才能形成 “吸金漩涡”。 2004年5月,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与享誉商界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其斥资5亿元,按园区规划要求,以BT模式整体承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加盟,极大地推进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在全省开创了开发区基础设施由一家战略投资者整体承建的先河。园区也用明天的钱圆了今天的梦,现已基本完成了首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布局,拉开了园区发展的骨架,为企业的加速入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园区先后获批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园区品牌效应初步彰显。
大平台才能推动产业大发展。在园区经济实力有了一定基础,产业发展脉络基本清晰后,园区主动与国际接轨,搭建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的更大平台。2009年1月8日,园区与新加坡财团签订了投资35亿元建设27平方公里怀化(新加坡)生态工业园的合作共建协议。利用新加坡的规划理念和管理经验,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计划通过10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主导的物流便捷、信息发达、设施完善、功能分区明显、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山水生态城和科技产业园。新加坡财团加盟园区,不仅引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了新加坡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广域的融资平台,以及国内外招商引资的人脉资源。项目于今年4月28日正式开工。开工当天,就有10个重大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类产业项目入园,投资总额92.42亿元,为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6月3日,园区被国际民间合作组织列为国际生态工业园示范基地。这是国际民间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第一个生态工业园示范基地,它为园区打开了一扇参与国际多边合作、交流的窗口,让园区融入到了国际化视野。随着怀化(新加坡)生态工业园的开园、国际生态工业园(怀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将极大跃升园区工业发展平台,产生巨大的裂变和井喷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加速进入园区。
三、下大力气,狠抓大服务,营造大环境
创造一个宽松、规范、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是扩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只有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园区在开园初,就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体制高于一切,要打造 “政策洼地”。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园区发展,先后下发了两个文件,赋予园区多项特殊政策措施。如“行使部分政府职能”有利于“一个窗口”服务模式落到实处;“一级财政一级金库”有利于提高资金运行力,加速推进园区开发与建设;“封闭式”管理有利于投资者安心生产和经营;“零”收费制度减轻了企业负担,提升了园区形象。这是园区这些年来招商引资取胜的法宝。政策优势比真金白银更重要,已成为吸引外资的一块强劲的磁铁石。
高效服务需要过硬队伍来保障。园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外语水平好、懂经济管理、谙熟政策、通晓国际惯例、擅长交流谈判的复合型招商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招商工作需要。比如,每一次在与投资商面见时,我们都会很专业的向对方提供项目落户园区的可行性报告,深得企业主的赞许。娃哈哈、香港凯盈服饰等企业在选择多个地方后,最终决定落户园区,就是因为我们招商队伍的专业,才赢得了信赖。
企业能否招得来,又留得住,发展好,关键取决于后期服务的质量。园区立足品牌服务,以“三从四讲五有”特色文化为行为准则,打造全员服务团队。我们提出了“投资者是上帝”、“企业是衣食父母”,要为投资者提供“尽善尽美无缝式的服务”。园区还向入园企业郑重承诺,企业投资项目所需的各种证照,由园区投资服务中心全程代办,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社会管理成本。园区还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项目制度》、《项目专人负责制》、《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服务。良好的环境、高效的服务加快了项目的进展,骏泰浆纸项目仅历时15个月,就实现了投产,刷新了林纸行业开发建设的世界纪录;汇源果汁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历时11个月,娃哈哈项目历时仅9个月,均领先于同行业开发建设速度。这大大赢得了投资商的信赖和好口碑,从而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入园。今年1-4月,园区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1个,有3个已开工建设。
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维,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追求、更加坚实的步伐,全力以赴抓好怀化(新加坡)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谱写园区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