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肇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2010-06-1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在封开县长岗等镇,华润水泥43公里的皮带廊如巨龙般跨河过田、翻山越岭,蔚为壮观。就在三个月前,这条堪称“世界最长水泥原
  在封开县长岗等镇,华润水泥43公里的皮带廊如巨龙般跨河过田、翻山越岭,蔚为壮观。就在三个月前,这条堪称“世界最长水泥原料运输带”已成功地将石灰石由矿山输送至相距甚远的主厂区。
  在这个“带动了一个山区县大发展”的项目落户封开之前,也许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计划年产水泥熟料2000万吨的华润水泥会把肇庆水泥工业的规模和产能、工艺技术和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推向行业高端。
  与珠三角大多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相比,肇庆的工业化发展才刚刚转入中级阶段。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肇庆正谋求更多像华润水泥这样漂亮“转身”的破题之作。
  内外兼修工业发展再破题
  在“转方式”这个大舞台上,“增量调结构”和“存量调结构”无疑是两台主戏。与珠三角核心城市侧重于后者不同,仍存较大发展空间的肇庆则要在增量调结构前提下,唱好两台戏。
  “肇庆既要通过招商引资增大总量,又要通过挖潜提高产业质量。我们调结构的重点是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现代产业。”肇庆市委书记覃卫东一语道出关键。
  在推动肇庆加快发展的战略谋篇中,“以工业发展为核心”被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依托地区传统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肇庆已形成金属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食品饮料、生物制药、林产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其中,汽配产业的区域品牌已小有名气,全市13家规模以及上汽配生产企业成功打入主流零件供应商行列,部分产品成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如怀集登云汽配就已跻身中国机械500强、汽车零部件50强。
  以下数字印证了肇庆工业的发展:去年,肇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超千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三,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六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46%;2006至2009年,传统工业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4.4%。
  要加快转方式,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是肇庆主要突破口。以产业高端化、集约化、现代化和低碳化为主攻方向,肇庆正逐步形成传统工业“转身”的四种模式———引进标杆企业带动行业升级、以优势行业自主创新推动行业集群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和产业联动促进升级、推广循环再用和节能环保技术促进升级。
  随着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基地、粤台光电产业园等产业集群的规划建设,肇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已初露端倪。
  高新区异军突起产值拟超5000亿
  高新区是肇庆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支持发展的重点对象。
  “98平方公里全是国有土地,用地条件真是令人羡慕。这么优越的地方是可以引来‘凤凰’的”。这是省委书记汪洋对肇庆高新区的第一印象。
  从一座荒芜的农场到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和省重点工业园区,从数十家企业到500多家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企业落户,肇庆高新区这几年的历程,可谓是肇庆加快转方式的鲜活案例。
  高科技企业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曾在广州等地选址,最终选择了既能满足生产所需的自然环境要求、又拥有区域优势的肇庆高新区。作为肇庆生物医药产业的骨干企业,大华农如今建成了省级重点实验室,正筹划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禽流感疫苗生产基地。
  在肇庆高新区,像大华农这样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企业还有很多。目前,肇庆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总数的52%,形成了以风华高科为龙头,以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韩国SK集团、亚洲铝业为龙头,以高性能金属为主的新材料产业。
  经国家和省权威部门专家研究,肇庆高新区按照金属精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机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及其他产业年产值均超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修编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向5000亿元产值的目标进军。
  引进龙头项目和培育支柱产业,招商引资是关键。正如肇庆市市长郭锋所言:“肇庆高新区要全力打造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招商引资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瞄准大项目,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紧抓不放。”
  肇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江栋才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样的细节:现在到肇庆高新区考察的客商络绎不绝,有时碰巧主要领导到市里开会,哪怕两地往返几趟也要不辞劳苦地接见客商。肇庆高新区对招商引资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技改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企业云集肇庆高新区,这是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凸显集聚效应的一个侧面。
  据统计,去年,肇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9%;195个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项目,带动全市工业技术改造32亿元。截至目前,肇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品180多个。
  数字的背后,是肇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行动。
  高要精密压铸产业,原以广东鸿图为龙头的3家精密压铸企业,通过行业性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目前已发展到80多家同行企业,成功打造了“中国精密压铸产业基地”。
  四会互感器厂,通过走自主创新、科技强厂之路,由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知名企业,先后研发新产品新技术80多项,其中有3项产品技术领先国际同行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更是不在少数。
  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跨入高新技术门槛的垫脚石。目前,肇庆机械制造、机车零部件和建筑五金等原有工业基础较好的行业,都成功通过技改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升级换代。
  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肇庆去年编制了《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可以预见,这将为肇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压铸资讯】山东开泰数字化喷涂生产线技改项目投产,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等

上一篇:

模具竞争力分析 谁在主导模具产业贸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