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台湾首富郭台铭的霸王成功术:找一流客户

2010-03-11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他反对在企业里搞什么民主,这倒有点为科斯的企业理论做注脚。在后者看来,正是企业家和管理者主导的威权体系才降低了交易成
  他反对在企业里搞什么民主,这倒有点为科斯的企业理论做注脚。在后者看来,正是企业家和管理者主导的威权体系才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其成为市场交易的替代者。
  这可能也反映了他的战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既然自己带领的是“四流人才”,而且对自己有超级自信,讲民主,既不必要,也无可能。
  倒是“一流客户”的想法颇有意思。
  富士康就像一座“军营”。员工要军训,高层管理者回答不了问题就要挨骂,管你是千万富翁还是亿万富翁,郭老板让你罚站就得罚站。
  就是这样一个满足于人唯唯诺诺的郭台铭先生,对找“一流客户”真是敢于下本,做到极致。他说:“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让合作伙伴占便宜。”
  做任何事情都做到极致,做到竞争对手望洋兴叹。这是寻找“一流客户”的本钱。郭台铭不无炫耀地说:“我们公司光模具人员就有六千位,一个月内做好一千模具,包括塑模、冲模,全球有几家公司做得到?”在交货时间上,鸿海利用组织切割方式,将交货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两个礼拜,现在甚至能做到3~5天就交付。所谓的商业神话—“只要郭台铭抢来的客户,就不会跑掉”—真不是浪得虚名。
  其次,要在客户关系管理上做到极致。要抢“一流客户”,“我能”是远远不足够的,还要“我乐意”的姿态。
  这个故事要回溯到迈克尔·戴尔欲在台湾寻找代工,并为此准备了亚洲之行。面对这块“肥肉”,包括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仁宝电脑总经理陈瑞聪以及施振荣在内,都莫不希望馅饼归己。准备就绪后,大家在机场忐忑不安地迎候戴尔。当戴尔走出机舱后,后面紧跟着郭台铭,眼镜跌落了一地。原来,郭台铭已经提前半年知悉了戴尔的行程,并且亲赴美国,感动了戴尔,也把戴尔的亚洲之行“降格”为“鸿海行”。
  为了开拓印度市场,郭台铭带头吃印度菜。不仅他自己吃,要要自己的儿子女儿吃,就连郭台铭的母亲也不得例外。郭说,他不仅带母亲去吃印度菜,还承诺要带母亲到印度去看一看:“她听了还挺高兴的。”
  就是这样,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既然定位在找“一流客户”,就不能拿出“三流的服务”。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大会议程揭晓&展商推荐l邀请您莅临7月17-18日合肥“第十届中国汽车(零部件)智能生产&精益物流协同配合发展论坛”

上一篇:

中国2月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64,356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