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热流道模具工艺解说

2010-01-28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热流道模具,包括上、下模板,和流道板、用于放置热咀的A板、顶出产品的托板、承载后模芯的B板、放置顶针的顶针面板

本实用新型为热流道模具,包括上、下模板,和流道板、用于放置热咀的A板、顶出产品的托板、承载后模芯的B板、放置顶针的顶针面板,以及顶针底板,所述流道板内设有分流板,在流道板和分流板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连接温控箱。本实用新型减少原来浪费,节省了人工。

1.热流道模具,包括上、下模板,和流道板、用于放置热咀的A板、顶出产品的托板、承载后模芯的B板、放置顶针的顶针面板,以及顶针底板,其特征为:所述流道板内设有分流板,在流道板和分流板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连接温控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为:在上模板的上部设有隔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或电加热圈。

热流道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流道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从注塑机喷嘴出口经流道到浇口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部分塑料凝固。这不但浪费原料,而且妨碍流道的畅通,并且在停机后,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这又耗费了工时,增加了劳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至浇口的过程中不会凝固的热流道模具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热流道模具,包括上、下模板,和流道板、用于放置热咀的A板、顶出产品的托板、承载后模芯的B板、放置顶针的顶针面板,以及顶针底板,所述流道板内设有分流板,在流道板和分流板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连接温控箱。
在上模板的上部设有隔热板。该隔热板用于隔离模具与注塑机,防止注塑机与模具接触,提高模具的保温性能。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或电加热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及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或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因此,热流道工艺又称为无流道模塑。其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1、缩短成型周期
因没有流道系统冷却时间的限制,制作成型固化后便可及时顶出。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模具生产的薄壁零件成型周期在5秒钟以下。
2、节约,降低材料成本
在热流道模具中因没有冷流道,所以无生产废料,这对于塑料价格昂贵的应用项目意义尤其重大。热流道技术是减少废料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3、控制,品质更加优良
在热流道模具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温度在流道系统得到准确的控制。塑料可以更为均匀一致的状态流入各模腔,其结果是品质一致的零件,热流道成型的零件浇口质量好,脱模后残余应力低,零件变形小。
4、高效,减少人工成本
制件经热流道模具成型后即为成品,生产效率提高在不使用机械手,无操作的情况下,无需修剪浇口及回收冷流道等工序。将热流道与自动化结合起来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5、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得证100万次以上。
环保达标:
1、因热流道加热属于内部加热,工业废气排出量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2、无工业废料排出,无需处理即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3、无废料回收,只有成本件老化回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为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本实用新型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隔热板,作用与性能,防止模具与注塑机的接触,缩短产品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的保温性能;
上模板,主要作用是固定模具与注塑机之间的连接;
流道板,主要作用是放置分流板,具有电加热装置,使塑料在流道板里加热融溶;
A板,主要功能是放置热咀,通过热流道板,在唧咀法兰的连接下,引导炮咀射胶,使之成型;
托板,具有顶针的同等作用,但比顶针顶出的产品更加美观和漂亮,看不到顶针印;
B板,承载后模芯完成产品的成型;
顶针面板,主要作用是放置顶针,在注塑机的顶杆推动下,顺利的顶出产品;
顶针底板,主要作用是紧固顶针,回针,弹簧。
下模板,主要作用是固定模具与注塑机之间的连接;
法兰,主要作用是引导注塑机炮咀与模具唧嘴,具有导向和配合的功能;
温控箱,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来调整分流道板发热丝的功率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塑料的成型温度;
分流板,主要作用是调整料流在板里的走向,分配到各个热咀使注塑顺利进行;
热咀,主要作用是 连接分流板与产品,通过热咀里面的发热圈,始终保持热咀里的塑料在恒温下成型注塑,减少热量的损耗与压力的损失,并且还能避免产品成型后表面留有的入水痕迹。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第 24 届全国 27 省(市、自治区)5 市 1 地区铸造学术会议 暨山西省第 36 次铸造会议通知(第一轮)

上一篇:

压铸工艺培训讲义(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