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内外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品牌消费成为主流;节能环保消费加速产品升级;结合消费政策推动海外市场开拓成为“十二五”时期家电产业的主旋律,未来中国家电企业间的竞争要从规模化竞争向提升综合竞争力过渡。
内外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品牌消费成为主流
《意见》指出,今后将重点发展变频技术、制冷系统的优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加强对混合能源技术、热泵技术的应用研究,着力提升高效环保型压缩机、直流电机、变频器、磁控管等关键零部件和模具制造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企业要实现持续增长,单纯依靠低成本规模优势,比拼价格是难以支撑的,必须真正依靠技术创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失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在平板电视产业,为了打破“缺芯少屏”的瓶颈。2009年下半年,围绕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建设集中展开,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包括京东方在北京投资的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南京市政府、中国电子与日本夏普株式会社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等。
2008年年底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家电行业出口市场遭受重创,倚重海外订单的中小贴牌企业面临倒闭,龙头企业海外市场明显下滑。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11月家用电器制造业累计出口 交货值同比下降了14.62%。
2009年年底,一则由商务部会同轻工、机械等行业协会共同制作的一组广告宣传片开始在包括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内的国际主流媒体播放,广告片意在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这组广告宣传片一经播出,引起了行业人士对中国家电制造业的深度思考。
内需更新高峰带来的同时,消费升级进一步扩大演绎我们通过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口户数结构、保有量数据,判断我们的家电产品的需要更新的基数正在积累放大,并随着购买力的上升,政策的推动下,品牌消费升级进一步深化演绎。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出口恢复已成必然家电下乡所带来的冰箱销量大增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农村居民从收入角度已经具备形成配置保有量上升和更新加快的基础。出口方面,家电作为家庭必需品,经过1年多的压抑,出口恢复成为必然。
节能环保消费加速产品升级
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环保节能家电将成为方向,家电产品面临不升级就被淘汰的市场选择。《意见》指出,冰箱重点发展节能、风冷型、智能型、大容量、多间室的高端产品;空调重点发展环保型、舒适型的变频产品以及高能效等级的定频产品;洗衣机重点发展洗净度高、节能节水效果好、低噪音的全自动产品等。据罗百辉了解,珠海格力电器公司目前已推出相应产品或在产品中广泛运用的节能技术有G-Matrik直流变频技术、舒适省电技术等,应用上述技术的节能型产品每年可以节约电上千万千瓦时。罗百辉认为,2010年家电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范围、方式、节能倾向、时间跨度上都会比09年的效果进一步扩大。
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
《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鼓励家电企业培育国际品牌,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比重达到30%,将培育5个左右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家电行业取得了巨大成绩。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6823亿元,出口额357亿美元。空调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80%,冰箱、洗衣机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尽管我国各类家电产品产销量巨大,但真正以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比例却很小。不过,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我们依然欣喜地看到了多年前就坚持“走出去”战略的海尔为中国企业争得了一席之地。目前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以及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海尔实现利润增幅是销售收入增幅的两倍。据2009年全球白电品牌企业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海尔品牌以5.1%的份额占据全球白电品牌第一。其中,冰箱和洗衣机分别占据全球同行业品牌第一。除了海尔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之外,美的、格力、海信、长虹等国内家电企业也在朝这个目标迈进。2009年美的集团预期销售收入达到980亿元,其中出口40亿美元。2010年美的集团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元,跻身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前5位。
各子行业均有亮点受益于更新启动扩大、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出口恢复,各子行业均有亮点。体现在液晶电视销售增速2010年40%,洗衣机、冰箱、空调、小家电均有较好收入增速超出09年的态势。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或是保持09年水平。照明电器领域则密切关注LED领域的飞速成长。